近日,安宁区申报的《畅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县域案例30佳。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安宁区近年来不断深化社区治理改革,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多方联动、精准施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将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的生动实践。对此,记者来到安宁区一探究竟。

网格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安宁区整合资源,划分10个镇(街)大网格、89个村(社)中网格、458个小网格与518个楼院,融合党务、警务与服务,达成“三在格中”目标。全区109个机关党组织与1500余名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构建“1+4+X”网格体系,针对重点人员与场所走访巡查,实现了社情全掌握、纠纷速化解。

十里店街道黄河家园社区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居民反馈家里水压过小,影响日常生活。网格员现场查看后发现,水龙头长期使用导致污垢堵塞、气味难闻。网格员积极协调物业公司,联系专业人员第一时间清掏和疏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水压恢复正常。

刘家堡街道幸福里社区在“小兰帮办”平台上收到一条“我要报事”信息,反映幸福里小区地下车库部分角落垃圾堆积的问题。社区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公司,为地下车库配备了垃圾桶,清理了堆积的垃圾。

通过重建数据池,安宁区升级“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为群众提供报事渠道,形成线下线上结合的工作闭环,今年已处理2.8万件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7%。

多方联动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通过与驻区高校合作,安宁区建立校地志愿服务联盟,推动高校社团融入社区服务。目前,已有6所驻区高校的76个社团参与到社区服务中,1.2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各个小区,开展各类志愿活动,为基层治理注入了青春力量。以电诈宣传为例,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全区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45.7%。

费家营社区网格员日常走访中发现耿大爷好几天不出门,经详细询问后发现他近期高价购买安装了净水设备,疑似遭遇诈骗。网格员立即上报社区党委,联系返乡走亲的民警干部、街道包抓社区干部上门核实后,帮助老人追回了部分款项。安宁区通过开展“一亲三心”行动,2243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为群众帮办实事1305件,解决问题1.6万个。各部门协作践行“枫桥经验”,构建警调对接机制,实现一站式处理,治安与刑事警情分别下降9.5%、6.3%。

在此基础上,以“小区配建、原址改建”方式打造2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根据群众需求分3年逐步提升64个中心软硬件水平,塑造了10个示范中心。

靠前服务彰显基层治理温度

“社区食堂环境干净,菜品丰富,口感绵软,很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我经常来食堂吃饭,很方便。”在食堂就餐的退休职工王春香高兴地说道。枣林西社区食堂每天为老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还根据老人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老人们吃得开心又放心。

聚焦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需求,安宁区按照“老有康养、幼有善育、弱有众扶”融合推进的思路,先行布局“老有康养”,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工程,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推出养老助餐项目,构建便捷助餐模式,日均服务3500多位老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有4个社区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在“幼有善育”方面,安宁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高校联合办学保障学位供给,新增学位7000余个,培育18家机构、1978个托位,创建省市级示范托育机构2家,改造公共空间,建成多处儿童友好设施。同时,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弱有众扶”。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590名干部与关爱对象结对,联系交流5486人次、走访慰问3316人次、帮扶实事2250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美姣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