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气。那么冬至这天,上海人有什么饮食习惯?大多数市民朋友喜欢吃馄饨还是汤团?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采访。
《上海会客厅》节目,封面图书法By蔡剑明
冬至大如年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7时21分迎来冬至节气。
冬至早上,著名连环画家罗希贤在朋友圈分享了他的风俗画作品《冬至大如年》并写道:“今日冬至,此时天地阴极之至,阳气回升,预示否极泰来,为大吉之日。”在作品当中,画家描述了祭祖拜神,访友赠礼,合家聚餐,游子归来等多个场景。这幅作品是画家2018年应邀在张家港美术馆举办冬至节令江南风俗画展时而作。
罗希贤风俗画作品《冬至大如年》
对于老上海来说,老底子冬至主要以祭祖为主,祭祖其实也是一种团圆的形式,当然也少不了家人在冬至吃一顿。
“有钞票吃一夜,没钞票冻一夜。当年家里条件差,母亲一直对我这样讲的。”名厨本帮馆创始人陈建新师傅向记者回忆道。陈建新在沪上餐饮行业已经工作四十五年,是中国烹饪大师和本帮菜泰斗李伯荣的关门弟子。
冬至夜有人吃菜肉馄饨
北方人冬至吃水饺。上海人冬至吃什么呢?记者发现,上海市民对于冬至吃什么,有不同的饮食选择,主要为馄饨和汤团。“冬至馄饨夏至面,今朝夜里必须吃馄饨。”曲艺家、故事家葛明铭12月20日晚上在群里和老朋友聊天时表示。
曲艺家、故事家葛明铭冬至夜吃的菜肉馄饨
上海相声演员、故事家严夏也分享了自己当天吃的大馄饨:“我今晚吃菜肉馄饨。”
严夏冬至夜吃的菜肉馄饨
漫画家、中学退休教师罗志华认为:“从小到大,唯有馄饨是阿拉个最爱,有馄饨吃就是幸福!”
12月20日冬至夜,乍浦路风貌影视街椿方圆面馆,一批吃货朋友不惧寒冷发起本月的美食测评活动,测评对象为当下全城讨论热度最高的菜肉馄饨。
十几位食客评委,围坐长桌四边。两小时不到盲测了十五家品牌的馄饨,其中包括当天下午去沪上餐厅和老字号购买的,还有自己动手在店里包的。测评结果前三名分别是绿杨邨酒家、吉友、左阿姨。
12月20日的美食测评活动对象为菜肉馄饨
食客评委自己动手包馄饨
市民从绿杨邨酒家购买的馄饨
据记者了解到,绿杨邨酒家的外卖部目前只供应馄饨馅子和皮子,要吃现成的馄饨得堂食。看似普通的菜肉馄饨为何受到市民青睐?绿杨邨酒家第三代点心传承人卓文光师傅对于馄饨馅子有解读:新鲜的荠菜与脆嫩青菜完美交融,独特的野菜清香瞬间扑鼻而来,搭配上精选的鲜嫩鲜肉,细腻而富有弹性。口感鲜嫩多汁,每一口都是大自然与美食的绝妙邂逅,唇齿留香。
影评人钱小昆表示,晚上吃好从虹口走到家中,十几只大馄饨还没有消化。记者注意到,当天晚上包括钱小昆在内的食客评委中,“触电”的不少,至少四人在电影《菜肉馄饨》已经客串过不同角色,不过他们拒绝向记者透露剧组更多拍摄的细节。
冬至夜的美食测评对象当中也有从盒马购买的馄饨。有意思的是,冬至早上,食客评委、市民黛拉发现,有点心师傅居然在盒马超市现场包菜肉馄饨。黛拉表示,冬至早上吃汤团,晚上再吃菜肉馄饨。
盒马超市现场包菜肉馄饨
作为美食考据家,《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个人认为:“冬至大如年。理论上过年吃什么冬至就吃什么。冬至夜包括上海在内,江南一带都有吃馄饨的习俗。苏州流行喝冬酿酒。在上海的话,冬至温酒加羊肉,是一定区域的流行。”
一百年前上海人冬至食用汤团
著名连环画家罗希贤冬至早上告诉记者,昨天晚上他吃了汤团。作为长期从事海派文献研究的专业人士,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在查询相关报刊资料之后认为,一百年前的冬至,上海人的饮食当中是有汤团的。
1924年12月21日的《申报》刊有徐碧波写的“冬至日饮食”,其中谈到了冬阳酒、冬至团、冬至团子、冬至飨余。冬至团系以南瓜浆和糯梗之粉,范而为团,大如茶瓯,中实之馅。冬至团子是吴门人家于冬至日备制的汤团,名之曰冬至团子,于供奉后。
1924年12月21日的《申报》刊有徐碧波写的“冬至日饮食”
1924年12月23日的《时事新报》刊有孙玉声写的“上海沿革考(冬至)”冬至旧俗,人家俱蒸糕送礼,故有“冬至送糕年送粉”之谚。闵行颛桥镇至今还有冬至吃桶蒸糕的习俗。
闵行颛桥镇至今还有冬至吃桶蒸糕的习俗
孙莺告诉记者,徐碧波为江苏吴县人,是近现代沪上著名文人,也是一位剧作家,孙玉声为上海人,是近代小说家和知名报人。吴地和吴中指的是指苏州、青浦一带,当时青浦属于江苏。
上海民俗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王从仁认为:“上海人的习惯,冬至一般吃汤团,我家就是吃汤团的。当然,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可能其中还有地区差异造成饮食的不同。”
记者在美新点心店吃的汤团
记者12月20日和21日去单位附近的两家老字号采访时发现,这两天市民排队主要是为了购买店家现包的汤团。冬至下午两点半,中华老字号美新点心店门口排起了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陕西北路威海路口。据点心店王经理介绍,美新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卖汤圆,一天包三万多只汤团。
位于南京西路的中华老字号王家沙总店被誉为上海的“点心状元”,记者12月20日中午去采访时,市民正在排队购买汤团以及馄饨馅子,师傅们则在一旁现包汤团。
12月21日下午,市民在美新点心店排队购买汤团
12月20日中午,王家沙总店,师傅们在包汤团冬至吃羊肉寓意御寒过冬
冬至吃羊肉也是一些市民的饮食选择,羊肉不仅美味,还具有温补的功效,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曲艺家、故事家葛明铭认为:“冬至这天市民可以吃羊肉,准备御寒过冬。”
“一大早我们就有客人来吃羊肉了。”位于浦东周浦的黄大哥羊肉馆的店员在电话当中告诉记者,这家店的营业时间为凌晨3点半到中午12点,上海人也喜欢三伏天早上吃羊肉。
黄大哥就是黄永石,他是周浦顾家羊肉制作技艺第四代、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978年开始便跟着外公顾梦生学手艺,再加上母亲顾来娣手艺的加持,其白切羊肉的制作技艺炉火纯青。2020年,黄永石将周浦镇上唯一传承百年的羊肉店迁回了村里,生意更加好了。
黄大哥羊肉馆的羊肉 朱平红拍摄
市民、医务工作者顾敏在浦东工作生活,她认为:
冬天吃羊肉温补,夏天食用则可以驱赶寒气。上海人欢喜吃白切羊肉,大概是我生活在浦东的关系,对周浦羊肉是情有独钟呀,我喜欢那种“皮肉酥烂软绵,香味浓郁却不腥”的口感。
记者注意到,奉贤庄行冬至也有吃羊肉的习俗。在庄行地区,吃羊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庄行羊肉烧酒食俗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庄行羊肉的烹饪方法多样,包括羊头汤、白切羊肉、红烧羊肉等,其中白切羊肉是最地道的吃法之一。
此外,也有市民冬至吃蹄膀。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主任屠际春告诉记者:“我家传统是冬至吃冰糖红枣炖蹄膀,因为现在自己血糖偏高,冰糖就不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