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倪毓平 编辑|Jaden


命运的另一个岔路口

在这场“黑色星期三”到来之前,极越曾经有过与现在发展不同的岔路口。

据一名极越早期员工张尧透露,大概在10月份,百度和吉利曾对公司进行审计,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迟迟没有反馈。

11月初,吉利可能给过方案:第一步,把极越的采购、供应链和质量体系拿过去,吉利来管;第二步,整车制造部分和吉利做整合;第三步,针对智能化开发进行人员调整;第四步,百度逐步退出,退化成纯供应商,“股份以低廉的价格转让给吉利”。

今年10月,吉利旗下控股的枫叶汽车母公司枫盛汽车更名为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曾被内部人士视为一种整合的信号。

“这样的话极越还能活下去”,张尧也担心,极越作为一家小厂并不能走到竞争的最后,“做一些大的整合也挺好的”。

但这个方案最后等来确认的消息。“后来可能还是谈崩了”,他猜测。


不久之后,吉利旗下的极氪、领克迎来战略整合。极氪将持有领克 51% 股份,其余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随着极氪对领克的控股,领克汽车的营销中台、供应链、采购等部门将被整合。

吉利控股此前表示要“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坚定不移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

在这场生存游戏中,极越并不是股东方吉利的优先选择。

错失这张“最后的船票”,极越朝着最终的结局加速发展。缺钱的信号已在此前显露出来。

多个极越员工曾提到,在10月底的全员会议上,夏一平说,“我在公司一天,公司就不会没钱。”

但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张尧听到内部的另一个传闻:公司账面上的钱甚至无法发放员工12月份的工资。

冰山之下的危机终于显露。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几乎是极越最好的时候。

今年8月到10月,极越交付量分别为2117辆、2605辆、2958辆,市场回温明显。9月,极越的第二款车型极越07发布,上市48小时,订单突破5000辆。夏一平泪洒现场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头条。

品牌热度和市场都在升温。因此,即便听到公司没钱的消息,张尧却并不慌张。他觉得,这是极越与股东之间正在进行的博弈。

在张尧看不到的、猜想的那个视角中,极越与股东之间的多轮谈判正在发生。

界面报道称,百度承诺对极越投资30亿元,但要求极越在未来3年以采购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大模型)的名义返给百度。到今年9月,这笔投资款已经进入到非常细节的条款确认中。

腾讯汽车补充称,百度在六七月份对极越进行过几轮尽调,但“额度从来都是没松过口”,吉利曾表示可以支持,“但是小额跟投,金额不会太大”。8月的董事会上,极越跟百度讨论了车型研发、所需资金等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对方的确认。

11月底,《一见Auto》报道提到,极越、百度、吉利三方董事讨论的次数由每季度、每月一次提升到一周数次,寻找投资的可能性。

11月末,百度提出1:1配资——需要极越寻找除了百度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对方给多少、百度给多少。”吉利觉得自己可以“拉极越一把”,但这个方案对吉利并不公平。

最后,夏一平决定自己投资300万美元,12月6日,他开始操作从海外账户转钱,直到12月12日晚,夏一平的大额美元才打到公司海外账户上。而在12月18日之前,百度需要拿出的2100万元还没有到账。

不理想的大定订单

2021年1月,百度正式下场,一篇“是的百度要造车了”的宣言席卷网络,确定要以造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吉利是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两个月后,雷军一跃上台,宣布入场造车,决心要为小米汽车而战。十年内全资投入100亿美元。

造车的魅力无限放大,不少科技巨头心痒难耐。2020年11月,阿里巴巴联合上汽、张江高科创建了智己;差不多时间,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也聚在一起,抛出了一起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决定;更晚一些的滴滴秘密启动了达芬奇的造车项目。


几乎所有耀眼的资源、人才、资金、信息都迅速汇聚在这里,新能源无疑是那个时代中最令人炫目的风口。

看完了百度和小米的两场发布会,张尧决心加入其中。其实,他内心更想进入小米汽车,“还是更相信雷军一些”。但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为了极越的一员。

极越汽车的前身是集度汽车。2021年3月,集度成立,取自“集百度AI之大成”的含义,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7月,李彦宏身穿一件印有“jidu”的黑色T恤,现身集度总部,热情洋溢地宣布,“集度承载了百度的造车梦”。

“考虑到百度在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我们有信心在电车市场上争取一席之地”,李彦宏说。

他对这家新公司寄予厚望:百度的设想是,成立一间内部孵化的公司,类似爱奇艺平台,吉利是汽车的代工方。

2023年,随着造车资质的收紧,极越汽车走向公众视野,双方成立杭州极与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持股比例由55%降为35%,而吉利持有的股份则相应由45%提升到65%。

但事实上,百度的主导地位并不受影响。“上海集度、北京集度、武汉集度,股权依然没有变更,这些公司的董事长都是百度周毅”,《21汽车·一见Auto》报道指出。

这篇报道中援引的知情人士透露,A轮融资中,百度享有“超级投票权”,投票权比例超过80%,“B轮、C轮中,百度没有超级投票权了,但是百度依然拥有极越运营主体集度80%以上的投票权和控制权。”

截至目前,在极越董事会,百度仍享有4个董事会席位:3个百度系的高管、1位百度自己任命的CEO——夏一平。

但是,按照吉利的设想,它更希望成立一家和smart一样的公司,双方处于均等地位,在董事会上享有相同的投票权。

一个2021年加入极越的前员工回忆,这成为公司经营的转折点。“一开始大家心往一处拧,后来双方股东掰扯造车资质、股权变更、公司品牌更名……从那以后就不同心同力了。”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极越内部。改名之后,极越的对外运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极越员工张智宇记得,改名前,极越01的盲订订单是一个令人喜悦的数字。“盲订下单的人是非常多的,至少是超出我的预期”,那段时间里,身边的亲友也来询问进展,车子怎么样,订单情况怎么样,他乐观地回答了所有人,“真挺好的”。

而在集度变为极越之后,大量对外发布的文案需要处理,早期盲订订单也批量退掉,需要用户重新下单。“当时我们还进行了权益替换的政策,在批量退单之后,他们再下新品牌的订单的时候,权益仍然和之前保持一致。”

部分用户流失,但也仍然有部分忠实的用户留了下来。陈智宇强调。


真正的危机来自于大定订单。去年10月末,看到这份订单的数字,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闪过,“这不足以支撑我们稳定的运营下去”。

2023年11月,极越01开启交付。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品牌都处在低谷期。夏一平总结,正式上市前没有任何品牌蓄水的时间,公司需要同时做好宣传新品牌和新产品的双重挑战。

张智尧说,这个时期,为了尽快将新品牌推向市场,极越调整了宣传方向,向公众密集宣传身后站着百度、吉利两大股东,而不再是一个低调的互联网造车品牌。

不安的底色

2021年,百度官宣夏一平出任CEO的那一天,夏一平异常兴奋。他特意发布一条朋友圈表达心情:“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夏一平,早期曾在福特亚太和北美工作,负责自能车载系统的本地化研发。2015年初,应邀加入摩拜单车,成为联合创始人之一。

有极越员工在一份公开长文中推测,真正让百度高层下定决心选择他的可能是,夏一平在摩拜单车收购案中实现了财富自由,这也是很多大型资本寻找职业经理人的硬性条件。


不过,对于复杂程度更高的汽车行业来说,夏一平曾经主导摩拜单车的车联网研发经验、蓝牙钥匙、电子锁技术,不足以应对内部研发需求。张尧说,公司的同事私下认为,夏一平“技术一般”、“能力一般”,但很怕被人看出这一点。

张尧说,2021年和2022年,夏一平以每周一次的节奏高频参与研发会议。讨论技术细节时,动辄就要以一个蓝牙钥匙的技术为例,“这就很搞笑了”。

围绕要不要采用800V平台架构,公司内部曾有过不同意见。“从技术角度上,800V和400V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用户的认知中,800V更好。那我们为什么不顺着这个方向来呢?”

夏一平最终排版,否决了这个提议。为了贴近汽车机器人的设定,他还坚持做了取消门把手、取消交流口的设计。

这些另类的设计让极越01一度不被市场理解,在上市前期,经历了漫长的销售低谷,被认为是想要效仿特斯拉教育用户的又一家车型。

更大的影响也在于,这些设计拉高了供应成本。一个智能感应门,高出常规车门2000元左右,一辆车4个车门要多出8000元。

“极越的单车毛利率也变得难看,在后面影响了股东对于极越的决策”,张尧补充。

极越似乎并不在意成本管控。极越07上市前的品鉴会上,夏一平透露,为了让整车线条更优美,极越07的A柱后移6.5厘米,带来H点重新布局,座椅布置整体后移等一系列调整。

“围绕整个A柱后移带来的系统性大工程,花掉了3个亿”,他说,“假如我们那时候没有决定把A柱往后移65毫米,而是采用与极越01的设计形式,我们反倒可以(和浩瀚平台)共用很多零部件。”

为了达到极致的美学设计,极越愿意付出3亿元的代价。但即便不是这种极端情形,极越的采购成本也一直不低。

不久前,极越销售部门的员工在朋友圈中愤怒控诉夏一平,“我亲眼见证他特批支付十倍于市场价的费用给他的人指定的供应商。”

极越的内部员工认为,一方面极越作为一家体量并不大的车企,很难在供应链上有比较高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采购中也会存在一些奇怪的地方。

“吉利系的供应商在极越的采购中占比不小,但一些人会向老板鼓吹,‘用吉利的东西很贵’,一些人可能出于自身的考虑,选择吉利体系之外的供应商。”

腾讯科技中提到,夏一平希望摆脱浩瀚架构的影响,自己采购了很多零部件,做了大量开发和适配的工作。带来员工成本过高、收益不大等问题。


极越事发前,董事会曾有过关于供应链降本的讨论。张尧回忆称,某次会议上,极越的采购人员核算之后回答,单车成本最多降500,“再多降不了”。

如果是吉利来做这件事,单车成本能降多少?“吉利核算后,给出的数字高出了一个数量级,大约是2000元或者更多”。

有人发了火,“你们做不了,就交给吉利做”。很快,极越内部也小范围确认,将一定额度的直采业务交由吉利负责。

“走到今天,夏一平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些人直言不讳地评价。

极越01销量不佳,夏一平将原因归为营销出了问题。今年4月,极越组织架构调整。用户发展部门负责人及多名总监离职,夏一平亲自挂帅部门负责人。

第一次部门大会上,“从晚上7点开到11点,四个小时把大家都批判数落一通,然后自称自己是营销天才,开始全权负责营销事宜。” 有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

前述极越员工在这份公开长文里形容夏一平是“勤奋的领导者”,“以近乎粗暴的手段进行内部管理”。销售总经理朱江,前用户转化负责人cloudy yin等多名高管因此离职。


今年,在百度、吉利进行审计的前后时间里,夏一平与时任CFO的刘吉宁的关系也走到了剑拔弩张的阶段。

张尧回忆,公司内部流出的传闻中,开设沈阳门店是双方关系交恶的导火索。有销售负责人在会上提出,要在沈阳开设一家极越门店,刘吉宁反对。

他说,这不符合我们的公司策略,开店要按照公司当前的业务布局,曝光度等因素考虑,沈阳并不是优先开店的城市。

会议结束后,销售负责人得到了夏一平支持——沈阳门店最后还是开起来了。一些类似事件的发生,双方的关系急剧恶化,“刘吉宁比较(恼火),后面一些比较核心的会议不去参加了”。

在社交媒体的公开签名中,刘吉宁写下这样一句话:“能力不行就下课!”这被看作是对夏一平的不满。

“这之后,刘吉宁跟很多人说要走了,有段时间经常也请一些熟悉的人吃饭,大家欢送一下”,张尧称,不过,公司的内部系统上显示刘吉宁处于休假状态,以淡化离开的不利影响,直至不久前,他在飞书上的状态变更为离职。

事情到了今天的局面,夏一平成为众矢之的。张尧感觉,这是一个能力撑不起他的高度的人。“他的成功经验没有那么丰富,内心比较自卑”,他以强势和粗暴的做派掩盖底气不足。

但一些时候,这似乎无法获得真正的信服。公司内部的篮球赛上,一支员工组成的篮球队毫不留情地打赢了夏一平带领的队伍。尽管夏一平脸上有些不太高兴,但赢下比赛的人并不在意,“赢了就赢了呗”,张尧说。

走到“闪崩”边缘

2023年以来,极越内部对于是否进行下一代车型的开发游移不定。到底是基于第一代架构在内外饰和造型方面小修小改,还是大刀阔斧打造一个全新的东西,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从极越股东到管理层的态度反复横跳,一会儿说做,一会儿又推翻说不做”,张尧看到,由于不能确定下一代平台的方向,一些研发人员的主要工作在2022年就基本结束了。

难以定夺的局面背后,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股东方百度的态度日渐冷淡。2022年8月的汽车机器人生态大会上,李彦宏还在为极越摇旗呐喊,“就自动驾驶技术而言,集度将领先于特斯拉一代”。从这以后,他的态度急转直下,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再公开提及极越汽车,也很少在极越汽车的发布会上露面。

最近的一次是极越07的发布。李彦宏坐在台下,以嘉宾身份站在台前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这让一些人意识到了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微妙变化。“百度对极越的支持减少了”。

极越07的销量也在影响着股东投入的信心。“第二款车销量起不来,就没有做第三款车的机会了”,今年10月和11月,极越07的销量分别为1936辆‌‌、1030辆,比极越01刚上市时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如果看到与它差不多时间成立的小米汽车,凭借一款车小米SU7参数图片),10月的交付量超过2万辆。


股东的退意萌生,不仅是对极越的投入力度——百度时任CFO罗戎叫停了ROBO X的开发,更早之前,没能拿下比亚迪的定点项目,百度的智能驾驶事业群进行了岗位裁撤。这也在当时影响到了对极越的软件交付。

缺钱、销量低迷、股东态度转冷……多重因素交织,极越考虑提高裁员比例。

张尧记得,大约是闪崩来临前的一个月,极越内部开启了10%左右的裁员,“很多人根本不会注意,对我们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紧接着,极越计划将研发部门的裁员比例提到50%到60%。

这几乎是一个向自己挥刀的决定。“我们之前也和同事聊过,我们研发裁员15%的话,就会裁到大动脉,一旦计划裁员50%以上,那公司可能真的要出事儿了”。

两周后,夏一平发布了内部信。上海、北京、武汉三地的员工同步接到通知,公司进入创业2.0阶段。

“诉求清单”的内容得到回应

诉求清单上的第一项终于得到解决:12月12日晚间,极越的11月社保已经缴纳。

12月12日,各部门的员工代表飞往上海,发起谈判。陈智宇说,他们列出了10余项诉求,排在第一位的是缴纳11月的社保和个税。其他的员工诉求包括12月社保和个税缴纳、工资发放到16号、孕妇及大病医疗期的特殊员工的权益等。

车主的诉求也囊括其中。包括未提车车主退定金、已提车车主希望软件版本保持迭代、智驾及APP正常使用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订单情况,付过定金的、预定金的、部分付过尾款的、没有付过尾款的,没交车前的各类用户都需要退款”。张智宇说,“很多人也在系统中发起退款,但现在没有钱,只是在走流程”,公司也在梳理这部分的用户情况,统计预算并上报管理层。

百度、吉利均有代表到达极越总部的现场,核算求偿金额,与员工代表、车主代表进行持续沟通。

经过一周的协商,12月19日,极越员工确认获得“N+1”的经济赔偿。

百度与吉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协助极越管理层处理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善后问题。

其中,N为司龄起算日至2024年12月20日的服务期限折算,“1”为上个月的基础月薪和津贴(餐补及话补)。截止到离职日尚未享有的年假及调休予以折算。


12月的工资结算至2024年12月20日。将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至2024年12月,并在人社部门要求的办理时间前办理缴纳完成。

对于处于“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工伤、医疗期的员工,原则上保留工作岗位直至相应情形结束。

由政府建立监管共管账户,代集度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之前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垫付资金由百度、吉利打入。

关于1.5万名的车主的权益也在先后在吉利、百度的出面中得到解决。12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中称,“吉利会以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行动,把车的正常使用和售后服务做好。”

吉利承诺,吉利领克将接售后工作;终身质保的承诺不变;积分充电由吉利承担; 网络和移动协商,吉利承担;软件会留一个团队维护,服务器方面接入吉利。

12月19日,百度IDG运营管理负责人李涛表示,极越ASD和地图导航将由百度兜底,并不会停止服务,云团队上也在和极越技术团队对接,收缩冗余资源,保障服务可用。目前短信验证码恢复正常,App使用正常。

李涛提到,百度、吉利和极越三方正共同推进解决问题。智驾依赖的高精RTK服务和极越对齐后,本周已经由IDG同事接手,服务不欠费也不会停,不存在大家担心的“因RTK失效,智驾就不可用”的情况。

至此,那张包括员工、车主多项诉求在内的清单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回应。

那些痛苦的、愤怒的、不甘的、挣扎的时刻结束了。

有了新工作的人开始新的工作,没有工作的还在寻找新的机会。关于极越的一切是他们人生中即将翻页的一个篇章。

这也是造车行业里沉浮的缩影,以一种悲剧而突然的方式。极越之后,中国造车的选手们也要咬紧牙关,踏过那些倒下来的车企,走上一条更加险峻、更加狭窄的道路。

(受访者为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