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记者走进坐落在巍山镇象岗村的浙江中财两头乌生态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牧场效果图,湖泊、树林、住宅区……仿佛度假酒店。如果不听介绍,很难想象,这里的真正主人是有“中华熊猫猪”美誉的金华“两头乌”。
与印象中脏、臭的养猪场不同,记者走进牧场育肥区,几乎没有闻到异味,猪舍也十分干净清爽,每一头猪都有宽敞的活动空间。“这里就是‘两头乌’的‘住宅区’。”浙江中财两头乌生态牧场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李新伟说:“牧场每头‘两头乌’的猪舍面积是普通白猪的两倍,达到1.5至2平方米(普通白猪基本每头0.8到1平方米),栏舍更高,以适应‘两头乌’较强的运动能力,防止其跳栏。”此外,栏舍全部采用通透式设计,让“两头乌”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
金华“两头乌”是优质国产土猪的代表性猪种之一,以肉香味鲜闻名。2023年11月,浙江中财两头乌生态牧场有限公司落户象岗村,探索“两头乌”特色养殖模式,为这一珍稀猪种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公司总经理詹焕良表示,牧场的养殖方式参照了传统农户自繁自养模式,采用开放式猪圈,为“两头乌”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空气环境。同时,通过添加青饲料,延长养殖时间至11个月,确保“两头乌”能够充分吸收营养,肉质更加鲜美。
据了解,浙江中财两头乌生态牧场项目占地约75亩,总投资超2000万元,包括猪舍、饲料加工车间、有机肥加工车间等。为解决“两头乌”生长后期肥膘激增问题,牧场在场区内部划出一片40亩左右的树林供出栏前的肉猪运动。詹焕良介绍,“两头乌”在长到七八个月后,就会到“运动场”自由活动,通过玩耍、吃草、吃土等方式消耗多余脂肪,保持理想体型,同时改善肉质风味。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两头乌”保种、生产、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浙江中财两头乌生态牧场是我市“两头乌”产业集聚区的子项目。目前,该牧场生猪数量已达500多头,其中肉猪400头,母猪130头。预计满产后,每年可出栏3500到4000头肉猪,年总产值达1500万元。公司还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将“两头乌”产品销往杭州、上海等地。
记者丨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孙新萍
编辑:严格格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