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像这种,是3天左右的小鸽子,这些大概是7天,在满10天后,他们会换一个地方居住,并从母鸽喂养换成人工喂养,23天后,它们将被送往屠宰场。”近日,在岳阳湘佳牧业自强肉鸽养殖场,其行政部经理向才东向记者介绍。

在湖南岳阳县,打造了鸽子养殖场的,除了湘佳牧业,还有全民鸽业、优创生态农业、飞翔鸽业等,他们是岳阳县鸽子产业的领头企业。

在这里,鸽子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岳阳王鸽。

岳阳王鸽,是全国唯一以鸽子为主导的“一县一特”产业,十余年间,已从农家院落飞向现代产业集群。尤其是,这只鸽子已经飞出了一条22亿的产业,产业规模领跑全国禽类“一县一特”赛道。

岳阳县委书记肖湘晖表示,将岳阳王鸽作为全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抓产业规模,抓产品质量,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坚守:培育“岳阳王鸽”

提及岳阳肉鸽产业,就不得不提到湖南全民鸽业,创始人方全民最早投身肉鸽养殖,持续引领岳阳县肉鸽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



在杨林街镇尚书村的鸽子养殖基地,湖南全民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全民向记者介绍了岳阳王鸽,“较其他品种的鸽子,岳阳王鸽个头不算大,但肉质细腻,产蛋速度快,一对鸽子10天就能产2枚蛋,价格方面能比其他鸽子贵2元左右”。

这里设有专门的放飞场,种鸽们独立生活2个月后,会在放飞场里自由恋爱,若是自由恋爱不成,便会被强行配对。



△全民鸽业鸽子放飞场

鸽子放飞是种鸽培育的一部分,“大家要养岳阳王鸽,基本上都要从我这里拿种鸽”,方全民如是说。全民鸽业联合中国农科院家禽所、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阳职院组建专家团队,系统开展岳阳王鸽原种选育与新品种培育;同时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数字化育种,启动地方品种申报,建设资源库,助力岳阳王鸽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方全民自2000年开始养殖肉鸽,今年是他从事鸽子产业的第25年,他所创立的企业,已然构建起“种鸽繁育、商品鸽养殖、肉鸽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并延伸至餐饮、文旅领域,“鸽王天下”主题餐厅、岳阳王鸽文化博物馆均出自全民鸽业。

创新:打造全封闭养殖模式

经过两道严格的消毒程序后,记者来到了湘佳牧业自强肉鸽养殖栏舍。这里的鸽子,一年四季生长在相对恒温的环境里,天热了,他们可以享受山里凉爽的自然风,天冷了,通过集中供暖鸽子可以享受温暖的空调。

该养殖场拥有29栋现代化养鸽栏舍,包含了孵化间、养殖间、灌喂间、放飞间等,形成了集中孵化、自动化喂养、集中清粪的管理方式。每年出栏的乳鸽达100万羽。



作为上市企业湘佳股份投资打造的肉鸽养殖场,自强肉鸽养殖场高水准创新了全封闭的养殖模式。

自强肉鸽养殖场行政部经理向才东表示,通过模拟鸽子户外的生活习性,车间内一年四季保持在25-27度左右,鸽子每日必须有16小时的光照,保证了所产蛋壳具备一定的厚度,羽毛足够有光泽。另外,在母鸽喂养10天后,幼鸽必须改为人工喂养。

“通过这种封闭式的养殖,从源头上杜绝了走向餐桌肉鸽的药物残留,完全保证了食品安全”,向才东说,自强肉鸽养殖场的乳鸽体型大,主要流向商超,比如盒马、沃尔玛、永辉超市等。



△湘佳牧业自强肉鸽养殖场

记者获悉,湘佳股份计划在岳阳县打造5个标准化肉鸽养殖基地,目前,第二个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惠农:将农户们的鸽子销出去

近两年,岳阳县推行“233”适度养殖模式,即一对夫妻养3000对种鸽、年创30万元收益。

杨林街镇王安村的村民老万,即是一名兢兢业业的鸽子养殖户。

老万今年55岁,他与老伴养殖鸽子已有10余年,当下养殖的鸽子大约有1700对。“去年和前年,鸽子的行情都不错,我们的鸽子养得好,产量高,一年大概能有20余万的收入”。老万说,靠着养殖鸽子,他们夫妻俩供女儿读完大学,又资助女儿在长沙买了房。



△村民老万养殖的鸽子

老万养殖的鸽子,是如何销售变现的呢?记者了解到,老万与湖南优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包回收合同,他家的鸽子,通过企业的深加工,走向餐饮市场。

湖南优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称,“由于品质优良,岳阳王鸽的价格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2024年,公司整合现有的农产品供应商和下游市场客户资源,投资成立了湖南鲜锋派供应链平台,通过对接b端的餐饮企业,将岳阳王鸽的销售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湖南优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鸽子养殖基地

在岳阳县,如优创生态农业一样的龙头企业,大多还扮演了指导防疫、统销统收农户鸽子的角色,让农户专心养殖,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取暖。

优创生态农业董事长王建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曾获得岳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岳阳最美创业人”等殊荣称号。他返乡后深耕岳阳王鸽产业15年,在鸽子品种繁育、养殖、深加工、销售等领域颇有建树。公司还延伸了餐饮供应链的业务,主要从事订单农业运营、生鲜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配送业务。

样本:村集体带头养殖鸽子

为发展壮大岳阳王鸽产业,岳阳县长湖乡白羊村创办了白羊飞翔鸽业,交上了村集体所有,村支部运营鸽子养殖的新样本。

2023年,白羊村拿出集体所有的120万左右现金,加上村干部、村民筹集的钱,再向银行贷款150万后,共计投资450万创办了白羊飞翔鸽业。2024年8月,肉鸽养殖基地建成投产。

负责飞翔鸽业的村干部刘聪向记者介绍称,这里的鸽子是全自动喂养,喂养机大概半小时跑一个来回,一天分三个时段喂,每次喂二个小时。一般情况下,鸽子喂得好,13天就可以再次产蛋。



△白羊飞翔鸽业养殖基地

目前飞翔鸽业大概有6000对鸽子,每隔六至七天,会送一批肉鸽至长沙的市场,大约能卖出15万,抛除饲料、人工成本后,每个月的净利约为6万元。刘聪表示,“现在我们还处于初期,赚的钱主要用来还银行的贷款,待后续会将养殖鸽子赚的钱投入到村级农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基础建设等方面。”

由白羊村投产的养殖基地共计有6个大棚,每个大棚能养殖约2000对羽鸽子,现在还有一些是空置状态,在等鸽子的繁殖。

“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我们可以扩产养殖到约1万对的鸽子,我们想借着政策的东风,摸索出一条带村民们致富的好路子”,刘聪如是说。

赋能: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岳阳县,小鸽子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密码。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岳阳县种鸽存笼量255万对,年出笼乳鸽4700万羽以上,总产值达22亿元,全县鸽业吸纳超2万人就业,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带动2.02万户农户入链,户均年增收2.6万元。



依托科技力量,岳阳县告别了“人工喂料、手工清粪”的传统模式,全县建成6个标准化示范育肥基地、5万平方米智能鸽舍,配备自动喂料机、环境监控系统、物联网管理平台,养殖效率提升40%,人工成本下降30%。

在深加工领域,建成湖南省唯一A类肉鸽专业屠宰场,年屠宰能力达3000万羽,配套10000平方米深加工车间,引进全自动分割、速冻锁鲜生产线,开发“即食、速冻、滋补”三大产品线。

从“区域特产”到“全国名片”,岳阳王鸽的破圈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县委、县政府将王鸽产业列为“一把手工程”,设立10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对新建标准化鸽舍给予补贴。2023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用于育种平台、冷链物流、智能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1亿元。

岳阳县委书记肖湘晖表示,近年来,岳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用现代工业思维发展岳阳王鸽产业,大力推广“233”适度养殖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运用电商平台拓展市场,打造“王鸽美食节”文旅IP,着力推动“岳阳王鸽”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岳阳王鸽”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牛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