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为加快造就一支具备高超动手能力、突出创造能力、极强适应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近日,江苏省徐州市总工会围绕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技能生成逻辑,构建形成培训、评价、激励“三维融通”模式,着力打通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路径,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徐州模式”。
“三维融通”的主要目标是:坚持年度计划、短期规划、中长期谋划相统一,统筹实施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工匠人才联动培育,到2035年,培养大国工匠(含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不少于10人,省级工匠(包括长三角大工匠、江苏工匠、江苏五一工匠)不少于100人,市级工匠不少于500人,县(市、区)级工匠不少于3000人,引领带动全市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
在体系构建上,全面推动培训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链接优化、互融互通。围绕构建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开展专业性培训,依托徐州工匠学院开展提升性培训,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定向性培训,依托企业培训中心开展自主性培训。围绕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动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维度和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推进用人单位自主评价与社会化评价衔接,鼓励企业自身开展自主评价,借助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开展评价,组织徐州工匠学院开展评价,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进行评价。围绕构建技能人才激励体系,推进以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工会和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技能人才激励体系建设,推动企业落实技能人才激励措施,协调部门落实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健全工会组织技能人才激励体系,优化技能人才待遇激励保障,加大技能人才社会激励力度。
“三维融通”的工作步骤主要有: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标本。由徐工集团探索破题,围绕技能人才成长培养进行专题研究,打造全市企业技能人才成长培养的实践依据和参照标本;编制技能人才评价图谱。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鼓励通过参加劳动比武、技能竞赛获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探索“互联网+人才评价”新模式,完善技能人才评价补助标准,公布职业资格评价认证目录,编制年度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年度赛事等,让企业和产业工人了解参加什么培训、到哪里培训,如何取得证书、取得什么类型的证书,形成全市技能人才评价图谱;实行技能人才动态发布。通过链接人社局、徐州工匠学院等备案获证的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数据库并及时动态调整,每年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发布,向重点企业定期进行推送,让企业掌握全市技能人才成长情况,让产业工人了解企业紧缺需求,精准实现互联互通。
(江苏工人报 胥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