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楼盘交房后因柜体色差、瓷砖割手、门槛接缝等问题引发纠纷。业主反馈刚开始相关工作人员的态度很诚恳,称可以维修。但长达8个月,柜体色差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最终,开发商以“不影响入住”为由拒赔租金损失。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持续升级。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及相关规定,开发商对房屋质量瑕疵负有法定的维修义务。本案中,门槛接缝等若因工艺缺陷导致明显观感差异,或瓷砖边缘尖锐存在安全隐患,均属质量瑕疵范畴。“天然属性”、“不影响居住”不能掩盖房屋存在质量问题的事实。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开发商应当履行相关义务,而业主也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是,如果业主在验房时未详细记录问题且未留存相关证据,后续维权举证可能会存在困难。法律虽然保护业主权益,但证据链的完整性在维权过程中十分重要。

因此,在收房时,业主们一定要掌握以下5个关键点:

1.交房≠必须收房

开发商交付的房屋需符合三大要素:法定的交房条件、合同约定的交房条件以及现场的客观情况可以交房。若存在明显严重的质量问题,业主可以视情况先不收房,并要求开发商限期整改。切勿因开发商态度诚恳而放松警惕,需坚持“先整改、后收房”原则。

2.书面记录+影像取证

验房时需逐项检查,将问题明确写入《验房交接单》,签字后一定要拍照、录像留存。书面文件最好由开发商相关人员签字确认,避免口头承诺无据可依。同时,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要注意拍照、录像。

3.限期整改书面通知

对于房屋中需要整改之处,可以通过EMS向开发商寄送《整改告知函》,列明问题清单及整改期限,保留邮寄凭证及签收记录。若开发商逾期未整改,可据此主张违约金或赔偿。

4.警惕“保修范围”陷阱

开发商常以“非质量问题”规避责任,或者一直拖延,拖着拖着就过了保修期。业主们需要明确:房屋内不同位置的保修期可能存在差异,但是,只要在保修期内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功能或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业主均有权要求维修或整改。

5.租金损失索赔依据

若因开发商拖延维修导致房屋无法使用,业主可依据实际租金市场价主张赔偿。但是,索赔时需要掌握足够的证据,比如说:交房通知、验房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记录、相关的租赁合同、租金支付凭证等,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进行索赔。

通过该案例,希望可以让更多的购房人意识到收房时要保持理性,不要为对方的“情绪价值”买单,一定要以“书面化、程序化、证据化”筑牢防线,以缩短战线,尽快解决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