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庄稼拔节长穗的关键时候,天气却跟着“捣乱”了。今明两天,南方多地暴雨带“车轮战”开场,湖南江西等地雨势能把田垄灌成“小池塘”。
东北这两天小到中雨不断,局地还夹着冰雹砸下来,刚露头的玉米苗可得遭罪了。北方更不省心,陕西河南等地高温提前“上岗”,5月下旬就冲40℃,小麦灌浆期遇这天气咋受得了?
“五月天,孩儿面”,老一辈这话一点不假,可今年这天气变脸比翻书还快。南方种水稻的乡亲注意,持续降雨田里别积水,赶紧把排水沟再挖深两锹。
大棚种植户更得留神,暴雨天要加固棚架,别等棚子被砸塌了才着急上火。
东北刚播完的大豆玉米,要是赶上冰雹突袭,得赶紧去田里查看,断苗的地方备好补种的种子。北方麦区的老乡听好了,高温天里麦田要及时浇水,墒情保住了麦穗才能灌浆饱满。
有人说老一辈靠看云识天气挺准,比如“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经验确实帮了不少忙。但现在天气越来越极端,光靠土办法不够了,还得盯着气象预警提前做准备。就像去年河南那场罕见高温,提前浇了水的麦田减产少,没行动的乡亲可吃了亏。
眼下这情况,南方持续降雨叠加上,山区得防着滑坡泥石流,地头别靠近陡坡。
北方高温来得早,家里的抽水设备检查好,别等庄稼打蔫了才发现水管漏水。有乡亲可能犯难:这么多事该从哪下手?其实抓住关键就行。
水稻田重点排水防涝,麦田抓紧补水抗高温,大棚作物两头都得顾着。咱种地靠天吃饭,但也得主动跟天气“较劲”,不能干等着老天爷“脸色”。
气象专家说这异常天气和大气环流有关,咱老百姓不懂那些,但知道提前准备错不了。就像村东头老李,每次收到暴雨预警就去加固菜园篱笆,这么多年园子从没被冲毁过。
现在问题来了,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咱们的老经验还能顶多久?得琢磨点新法子了。我个人觉得,除了跟着节气走,还得把现代气象信息和老办法结合起来,双保险更稳当。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伙:你们家里有啥应对极端天气的“祖传秘方”?欢迎在评论区唠唠。眼下最要紧的是,南方乡亲明早赶紧去田里排水,北方老乡检查灌溉设备。
拿不准的地方,村里的农技员比咱有经验,赶紧打电话问问咋操作。记住了,农时不等人,天气越折腾咱越得稳住,把该做的活计提前落到位。
只要咱们多上心,再极端的天气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奔!关注网易号,后续咱接着聊更多实用的种地护田小妙招,帮大伙把地种好。
种地人心里都有杆秤:提前流汗防天灾,秋后粮仓才饱满,这话啥时候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