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滨是江苏某银行的员工,平时为人正派,兢兢业业工作20年,终于熬到了支行行长。正当他事业春风得意之时,他的母亲却突然病故。在母亲留下的一箱遗物中,他竟然发现了一张早已泛黄,价值600万的银行存单。

母亲是一个谦逊朴实的女人,从不曾提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因此,这张巨额存单的出现让他疑惑不已。他急忙前往已经所在的银行咨询。然而,银行给出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存单被认定为伪造,需要销毁,与此同时,他居然还被银行马上撤去了支行行长的职务,并被起诉为金融诈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张巨额的存单为何引起了轩然大波?刘海滨的罪名是否成立?

01

事情还得从刘海滨的母亲说起,在生命存留的最后一刻,她拉着儿子的手,用尽所有的力气说出一句话:“儿啊,我给你留了一些东西,就在我床底下的那个铁皮箱子里,你一定要仔细查找……”

母亲说完就断气了,刘海滨大哭一场,并没有急着去找那个铁皮箱子,而是先妥善安排了母亲的葬礼。葬礼结束后,他才细心地收拾起母亲的遗物。在床底下,果然有一个铁皮箱子。

箱子里,整整齐齐放着母亲的一些遗物,都是多年前的日记本,旧相册等极有岁月感的物件。在一个日记本里,她突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银行存单。

这是一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手写存单,存款金额为600万元整!刘海滨大吃一惊,他根本不知道生活简朴的母亲居然存下了600万元,早知道,在九十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难道是母亲当年发了一笔横财?这时候,妻子提醒他,母亲曾无意说到自己九十年代喜欢炒股,投资。他心想应该是母亲炒股投资发了一笔横财,但是也不可能这么多呀!于是,他准备带着那张存款单去银行咨询。妻子却说:“要不,就先把存款单的复印件给银行看看吧,看看真伪再说。

如果这张存款单是假的,无非就是母亲给他们开了个调皮的玩笑,如果是真的,那么这笔钱势必给他们的生活锦上添花,儿子结婚的婚房,豪车都不用愁了。

刘海滨很快把银行存单复印了一张,交给了银行总行行长任某,让他辨认下真伪。任某见到存单后很震惊,由于两人是老朋友,他开玩笑说刘海滨发财了。刘海滨急了:“这不是凭感觉来判定的,我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个详细的核定。”


任某看了看刘海滨,不急不忙地说:“你不用着急,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乱不了真的。光凭复印件也看核定不出来什么,你需要交出原件,银行才会给出准确的审核。”

就这样,刘海滨又交出了原件,希望任某马上给出结果。任某却摆摆手,认真地说:“我一个人说了不算,我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请金融专家来判定。存单原件留在这里,我明天上午给你答复。你先回支行吧。”

刘海滨想也没想就把存单原件留了下来,然后回家静候佳音。

第二天上午,任某果然按约打来了电话,只是并不是什么佳音,而是令他疑惑重重的坏消息:“老刘啊,你这存单是假的,需要没收销毁!”

02

“不会吧?就算是假的,按流程,你们也应该退还给我,而不是由银行自主没收销毁啊。我需要你们把存单退给我!”刘海滨顾不得情面了,声音提高了八度。

任某却依然不急不忙地说:“你不要急,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这张假的存单,金额巨大,所以银行必须采取销毁的措施!你作为支行行长,你更应该以身作则,怎么能不配合工作呢?”

此时的刘海滨又气又急,他认为银行不退存单,而是直接没收销毁,必定有猫腻。他强烈要求退回存单。任某就是不肯退还。二人激烈地在电话里争执起来。

一旁的副支行长杨某赶紧说:“老刘啊,你别跟总行长犟了,他说是假的,就是假的。或者这就是你母亲再和你开玩笑而已。你家要真有那么多钱,她早拿出来了!”


杨某的话无疑让刘海滨火上浇油。挂了电话,他越想越不对劲,打算去总行要回那张存单原件,就算是假的,那也是母亲留下的遗物啊!

还没等他跨出办公室门,总行的免职通告就发了过来。他刚和任某争执完毕,居然就被免职支行行长,重回到普通职员的身份!这简直令他气愤不已,抓起一个茶杯狠狠砸在地板上,平日里本来对他笑脸相迎的杨某顿时板起脸,说:“你现在不是支行行长了,你在我这里撒泼干嘛?给我出去!”

可谓是人走茶凉,很残酷又很无奈的写照。刘海滨来不及跟杨某这种人废话,马上来到了总行任某办公室,要求退还存单原件,任某却拒不交出。

情急之下,刘海滨叫来了记者。在记者面前,任某依然不慌不忙,并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03

任某的理由是:这张存单没有账号,也没有存入的日期和金额的小写,连经办人的印象都模糊不清,一看就不规范。他坚定地认为,这张存单就是造假,必须没收销毁。

他还对记者透露,刘海滨的母亲在九十年代就是某工厂的一个会计,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来投资期货,购买股票。就算投资,也只能赚一点小钱,而不是600万元。因此。可以判定这存单就是假的。


刘海滨口口声声称自己的外祖父曾经留洋做生意,肯定是给母亲留下了一笔钱财。母亲又是一个钱财不外露,特别低调的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相信母亲不可能在去世前跟他开这么大的玩笑,这600万元应该就是事实。

在记者面前,他们一番唇枪舌战,根本不顾及曾经还是朋友的情分。场面一片混乱。刘海滨情绪激动,暴跳如雷,声称银行不给个说法,他就不离开。银行工作见他如此固执,只好打电话报警,罪名是:涉嫌金融凭证诈骗!

刘海滨气得快要休克过去,他指着任某的鼻子大骂:“人在做,天在看,你反咬我一口,最终会得到天谴的!”

任某轻蔑一笑:“想用这套来诈骗银行的钱,我看遭到天谴的应该是你!”

刘海滨一肚子冤屈,他想着存款单原件被收,自己还被免职,他对警察说:“我真的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事情!是他们在血口喷人!”

“你和警察同志说再多也没用,不要以为你昧着良心做事,就没人察觉了!人在做,天在看,我现在就把这些证据拿出来!”任某冷冷说道。

接下来,银行给出了调查结果,指明刘海滨涉嫌金融诈骗。刘海滨有一种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感觉,如果不是警察的控制,他恨不得上前捅死任某。

04

银行的调查结果是,从1992年到2002年,刘海滨在江苏某信用社工作,这给他制造了接触到空白存单和印鉴的机会。这一发现让银行产生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怀疑,他们认为,刘海滨和其母亲可能一同伪造了这张600万巨额“存单”,试图对银行进行诈骗。

这个结论让刘海滨感到非常愤怒和沮丧。他曾经为那家信用社工作,但他从未想过会被卷入这样一个复杂的谜团。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母亲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欺骗行为。银行的怀疑和指责却让他感到深深的困惑。


为了证明自己和母亲的清白,刘海滨决定主动合作,并提供一切可能的协助。他同意接受警方的详细审查,并提供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和文件。他还寻求法律援助,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手段证明自己的清白。

警方一旦立案后,案件一直处于调查审理阶段。然而,由于这个案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很久,导致涉及的知情人员极为有限。这很难确定刘海滨是否涉嫌金融诈骗。

在警方的调查过程中,刘海滨不满银行的处理方式,于是决定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退还那张600万的存单原件。然而,这个案子仍然处于刑事阶段,无法进行民事诉讼程序。

在法院审理期间,法官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对涉嫌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这意味着刘海滨的要求无法在这个阶段得到满足,因为案件性质本质上是刑事案件,涉及金融犯罪。

最终,法院以“涉嫌金融凭证诈骗罪”为由,将刘海滨的民事诉讼请求驳回。这表明法院认为需要在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审判中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

05

刘海滨的请求虽然未能在这个阶段得到满足,但他仍有机会在刑事审判中为自己辩护并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坚持要求银行退还600万元存单原件,而银行也丝毫不妥协。

此案经记者曝光后,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在网络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支持刘海滨提出退还存单的要求,认为银行在这个案件中过于强势,被指责为趟浑水,想将这600万据为己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刘海滨和其母亲涉嫌造假,怀疑他们试图欺诈银行。

这种分歧的舆论反映了社会对于这个案件的关注和争议。如果刘海滨没有罪,他应该有权要求银行退还存单,因为他和母亲的清白可能在刑事审判中得以证明。法治对待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公正的,无论案情如何。


银行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案件中涉及的细节令人怀疑。他们强调了金融诈骗的严重性,主张等待刑事审判的结果,才能最终判断刘海滨和其母亲的责任。

刘海滨没有被一部分人的质疑动摇自己拿回600万存单原件的决心,他认为他必须和银行抗衡到底,才能维护自己和已故母亲的尊严。

这个案件引发的争议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涉及了道德和社会公平的问题。它提醒我们,舆论和社会对于类似案件的看法可能因个人观点和价值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终,正义和真相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裁决,以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对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