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名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护师邢红荣获这一护理界最高荣誉。这是继1987年史美利护士长后,上海市一医院护理人员第二次获此殊荣,也是虹口区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推动优质护理资源下沉的又一里程碑。

邢红从事护理工作39年,始终奋战在肿瘤、艾滋病及结核病护理一线。她是中国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拓荒者”,成功完成上海市首例PICC置管,编写国内首部《PICC护理常规》,并创立全国首家PICC护理门诊。其首创的“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将置管成功率从60%提升至90%,为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减轻痛苦。


在虹口区,邢红团队依托“为虹口添智助力发展项目”,推动优质护理资源向社区延伸。通过建立“标准化静脉导管护理社区示范基地”,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与三甲医院同质的护理服务。目前,虹口区已建成6家标准化示范基地,累计维护导管超1200例次,实现并发症“零发生率”,成为全国社区护理的典范。

邢红的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彰显于对患者的无私关怀。她曾奔赴四川凉山抗艾一线,为营养不良的结核病患儿完成高难度置管;在虹口社区,她带领团队开展义诊、上门服务,为卧床患者提供居家导管维护。其创立的“肿瘤康复沙龙”30年来为患者提供“身-心-社-灵”全程服务,传递生命希望。


作为虹口区医学会静脉治疗专委会牵头人,邢红团队通过专项培训、实操考核、学术交流,培养社区专科护士18名,协助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静脉导管维护门诊。项目编写的《社区标准化静脉导管维护制度》成为全市范本,相关成果已在国家级学术平台发表。

“南丁格尔奖是对团队的肯定,更是新的起点。”邢红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优质护理资源普惠更多患者,为健康虹口、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据介绍,由虹口区医学会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实施的“为虹口添智助力发展项目”,通过护联体合作模式,实现三级医院与社区护理技术同质化。目前,虹口区静脉导管维护门诊月均服务量达120人次,并纳入“上海市护理中心”必备项目,经验将向全市推广。

记者:殷建华

编辑:殷建华

图片:区科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