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公益诉讼实践基地暨嘉定区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示范基地,在嘉定区马陆镇立新村揭牌成立,标志着生态治理多维度、全方位协作进一步深化,多元共治的生态司法体系迈入新阶段,为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实效提供新动能。

上海铁检院在办理一起污染环境案件中发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线索移送属地政府后,属地政府立即展开生态环境损害索赔程序。在上海铁检院组织、主持磋商推动下,属地政府与生态环境侵权人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赔偿义务已全部履行,部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已注入到示范基地中。


上海铁检院与属地政府携手,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实践,共同建成检察公益诉讼实践基地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示范基地。基地以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机制为依托,践行恢复性司法实践理念,积极推广多元化替代性修复模式。精心打造集法律宣传、环境修复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空间,在基地内创设“认购碳汇”、“补植复绿”、“公益劳动”、“增殖放流”等模块,强化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形成生态保护合力。此外,上海铁检院联合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人民政府,探索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回头看”、督促执行等常态化机制,全力打造嘉定区生态环境修复“实践枢纽”,切实将“处置一个赔偿线索,修复一片区域生态环境,警示一批损害环境主体”的目标落到实处,让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法治实践更加可触可感 。

为破除“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真正实现“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上海铁检院在公益诉讼检察履职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本市多个区域积极助力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践,努力探索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机对接。

上海铁检院已通过多例支持属地政府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改变了以往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由政府托底的被动局面,对潜在违法者产生警示和威慑作用。近五年来,上海铁检院已支持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0余件,涉及赔偿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多个案例入选各级生态环境赔偿典型案例。

原标题:《公益诉讼实践基地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示范基地揭牌》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郭剑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