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鬼谷子
传说中教出张仪、孙膑的世外高人,其实是个“填空式”虚构人物。战国时百家争鸣需要一个学派代言人,后人便把《鬼谷子》一书冠上“鬼谷先生”名号。史学家顾颉刚考证发现,他的形象融合了道家隐士、兵家策略等元素,堪称古代IP运营的典型案例。
二、陈真
这位踢碎“东亚病夫”牌匾的民族英雄,其实是1972年李小龙电影的原创角色!真实的精武会创始人陈公哲回忆录里根本没有这号人物。但要说编得妙,1994年梁小龙版陈真在上海虹口道场单挑群敌的长镜头,至今仍是功夫片经典。
三、陈世美
这位渣男鼻祖的原型其实是清朝进士陈年谷。据《均州志》记载,有个同窗求官被拒,愤而写戏文《秦香莲》抹黑他。京剧大师谭鑫培的演绎让这个谣言流传百年,直到现代学者考证才洗清冤屈——原来陈年谷和妻子恩爱到老,根本没什么驸马爷。
四、穆桂英
杨家将故事到元朝还没这号人物,明代熊大木写《杨家将演义》时,为增加戏剧冲突创造了这位山寨女杰。有趣的是,宋代确有折(佘)太君原型,但她的孙媳妇辈突然冒出个能挂帅的穆桂英,明显是文人面对程朱理学时的叛逆想象。
五、杨宗保
《宋史》记载杨文广本是杨延昭之子,但民间艺人觉得三代单传不够精彩。元杂剧创作者脑洞大开,给杨延昭虚构了一个儿子,还把儿媳穆桂英写成敌方女将。这种“娶敌为妻”的桥段,放在礼教森严的宋代根本不可能发生。
六、罗成
这位冷面寒枪的俏罗成,其实是《说唐》作者把五代猛将罗士信、唐初罗艺父子的事迹大杂烩。历史上罗艺确实反叛被杀,但小说里让他儿子被李建成害死,既黑化了太子集团,又给秦王阵营增添悲剧英雄,实在高明。
七、李元霸
李渊真有个早夭的儿子叫李玄霸,但演义里这个"四百斤锤子砸人如砸蒜"的怪物,完全是说书人的暴力美学创作。按书里描写,这位爷的战斗力堪比人形高达,实际历史中李玄霸16岁就病逝了。
八、花木兰
北朝民歌《木兰辞》最初只有392字,元代开始被不断加工。迪士尼不知道的是,明代徐渭改编的《雌木兰》给她安排了小脚从军的情节,清宫戏本又让她和隋炀帝扯上关系。每个时代都在重塑这个女英雄。
九、貂蝉
《三国志》里吕布私通的是董卓婢女,连名字都没留下。元代《连环计》杂剧首次命名“貂蝉”,还盗用了东汉女官职称。最有意思的是,王允献貂蝉的桥段,抄袭的是春秋时期文姜故事,可谓移花接木的高手。
十、孙尚香
《三国志》只称“孙夫人”,名字首次出现在元代《隔江斗智》杂剧。近代京剧大师们为突出她刚烈性格,借鉴了西汉吕雉、唐代平阳公主的事迹。连“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原型其实是孙权堂妹孙贲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