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三月,日寇在依兰、勃利地区的冬季"大时伐"已接近尾声,寇军在这个地区的两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已转向牡丹江和佳木斯两地。

驻扎在依兰县城的日寇部分骑兵约七百人,伪军二十二团一个营约五百人,其余有警察百余人。

敌军经过四个月的长期"讨伐"之后,甚感疲惫松懈。据县城地下党和抗日教国会送出来的情报称:伪满军对日寇所给予的待遇极感不满,士气低落。



同时在依兰县城与勃利县城中间地区的双河镇"讨伐"期间,驻有一个日寇步兵大队约七百人,一个骑兵联队之主力已向佳木斯插收,而步兵大队是否常驻该镇尚在犹豫中。

我抗联二路军总部驻牡丹江西安西风沟。经分析研究全盘情况,认为"敌分我合,敌退我进"是时候了。并且很快解冻开江,转入游击活动的好季节。

于是决定集中牡丹江两岸联军联合行动,袭击依兰县城;同时诱双河镇寇军出援,以便于半途伏击将其消灭。

三月十日开始行动准备。十八日抗联二路军总指挥部到达马家大屯。



第一纵队,独立支队均隐蔽于指定的集合地点,开始封锁消息,十八日总指挥部下达作战任务,指示,

第一纵队于十九日上午三时在苏格屯附近集结,下午三时向依兰东南团山子倭肯河东方面佯动,十九日夜间强行军,再从倭肯河东岸依兰南方急速隐蔽转移,

预定在新卡伦--﹣小河沿中间地区,利用复杂地形,埋设伏兵,伏击由双河镇北进增援依兰的敌人,给与歼灭性的打击。

三月二十日白天,云雾低迷,雪花飞扬,北风飕飕,满天卷起"烟泡"。气温虽然下降,但恰是我部队移动的天然帐子。

地上新雪掩盖了行军过后的踪迹。到了傍晚五时左右,天气忽然晴朗,满天星斗。



半夜十二时,我独立支队由牡丹江东岸小山咀子进至依兰县城东北郊,沿倭肯河岸占领阵地。

我主力第一纵队半夜十一时三十分进入依兰县城关西南及西北边缘,占领阵地。二十一日午夜一时三十分,攻击开始。

我主攻部队首先以南大营寇军驻地为目标,攻击前进。因得到伪军二十二团地下工作同志的内应,

首先突入城西北防所,将伪军一个排缴械,然后从城西北和西南向据守在大营南边的伪军围攻。

此时,我独立支队从倭肯河岸向城东攻击前进,围攻据守东火磨的寇军。激战至二十一日晨六时,城区大部为我军占领。



部队肃清占领区内残敌,散发传单,召集民众进行宣传,收集军用物资。小部地区战斗仍在继续中。七时我军逐渐分别向城西、城南撤退。

主力纵队之第五军和第九军军部(七百余人)以极迅速的动作,撤到牡丹江西岸、马家大屯一带,利用复杂地形隐蔽埋伏。

其余半数骑兵半数步兵为掩护部队,佯作散乱仓皇撤走模样,诱使敌人出击。十时左右,日寇骑兵二百六十余人,果然出城追击,进入马家大屯东南我伏兵线内。

我军突然发出异常猛烈的火力,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慌乱就地抵抗。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后,寇军被我全歼,逃回依兰者仅三十余骑。

我方主力纵队在攻城及设埋伏战斗中,共消灭日寇三百余人,俘虏伪军一个排,

缴获步枪二百三十余支,轻机十挺,重机一挺,弹药五万余粒,军马五十余匹,其他军用品甚多。我方损失甚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