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机国际在多家设计单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竞得“喀什大学东城校区南扩校区方案及初步设计”工程。 项目位于喀什东部新城金融中心,大亚朗湿地公园西侧,湿地环抱,得天独厚,生态本底优良,交通便利。作为喀什大学东城校区的提质南扩工程,新校区以学科为指引、聚焦“智慧中国”发展战略,实现学科集群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47314.64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77016.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冰川脚下的生态校园。”
设计依托大亚朗湿地,将生态廊道外延,引入校园主体。借用生态退线,营造校园与湿地之间的“呼吸绿肺”,绿脉蜿蜒,河谷连连,是对喀什地貌的映射,更是“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高度凝练。
“这是一条古丝绸之路上的疆域文脉。”
为适应喀什地区乃至新疆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特色,建筑采用集群规划。若干组团围合形成外敦厚内开放的空间格局,以及独特的多维院落,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科交流融合,开拓丝路学术繁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润疆”的新理论。
“这是一所信息化时代下的智慧工坊。”
信息化学科牵头,打造智慧校园。校园内覆盖智能化光伏、遮阳、导视、智行等设备,打造日间为伞,夜间为灯的景观特色,也造就了校园节能自给能源体系。
规划构想
规划顺应夏季盛行东风,因地制宜,让湿地向西蔓延深入校园腹地,从而拓宽湿地的长度与广度,连通建筑组团错动而成的风廊道,调节整个校区的微气候。
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三节点,四片区”的校园空间结构。
一带引领——绿色生长,由湿地引入校园内部的一条蓝绿交融的轴带。
两轴协同——通过南北两条发展轴带,将校园空间各功能空间有机串联。
三心相拥——校园轴线空间上为三个重要的公共建筑,形成校区共享活动中心。
四区共进——校区共分为四大片区,北部的综合教学片区,西部实训科研片区,东侧和南侧的两大生活运动区。
多元有序发展——规划结构合理有序。功能布局、开放空间,以及路网结构和建筑肌理上做到有序对接,完美融合,实现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规划
设计考虑人车分流。人行流线以北侧为主入口,呼应东城校区,南侧为次入口。
车行流线在校园北侧,东侧和西侧均开设有出入口,且设置在临城市道路相对独立的位置,满足车行交通要求。满足消防和后勤出入的基本需求。
分期建设
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完整独立,临近校园主入口,衔接东城校区。主要建设实训基地1栋、宿舍楼3栋、学生餐厅1栋、学院学科楼1栋。建筑面积约6.6万㎡。
远期考虑在基地南边预留一个发展用地,为后期发展留有余地。可建设一栋餐厅及附属活动中心,以补足校区功能。
建筑构思
在校园单体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传统低技的手法,打造被动式节能低碳建筑。延续高台民居外廓敦厚、内里活泼的地域特色,表达古城聚落街巷意向。
而规划核心带上的几个重要单体建筑,以其自由灵动的造型呼应了冰川脚下的湿地绿洲。
建筑总体色调素朴而又热烈,成为大地基调中的一抹亮色。
结语:
此次中标,是罗劲工作室和华北分院通力合作取得的成果。雪山、湿地、大漠,在此达成一个温柔的默契,是以喀什成为传奇。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喀什大学东城校区南扩校区必将成为新的“生命绿洲”,滋养千年文明,继续喀什的蓬勃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