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与墨香交织的一场聚会

作者/孙树恒

昨天,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志强老师,说武美老师特邀参加今天中午的家宴。我不知道武美老师是男是女,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说,曾经是一个大官,还是一个书法家。

一听说是大官,又是书法家,我也是一个逢迎风雅的人,即使左脚疼痛,走五步,看八步,总是趋之沓来。

一见面,我与武美老师,聊起来,突然想到“我们是邻居”,瞬间打破了二十年陌生的尴尬,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是住在曙光街蒙古场巷,路口就是内蒙古储备局武美老师的单位,是我生活里的“神秘邻居”,我早晨上班时能瞥见他夹着公文包匆匆赶去上班的背影,傍晚下班回来又能看到他夹着公文包匆匆离去的侧影。我俩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明明住在同一街道,却总在时间的缝隙里完美错过,每次擦肩而过时,点头微笑都成了例行公事。

岁月的轮回真是奇妙,缘分这东西,就像风筝线,兜兜转转,终会把该相聚的人拉到一起。



虽然我们坐在饭店里,一阵浓郁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还没来得及细看都有谁是座上宾,就被热情的赵兴选老师一把拉住。这位乐观开朗的女士,身上透着多年做宣传工作特有的干练劲儿,笑起来爽爽的,让人倍感亲切。若不是自我介绍,我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活力满满的大姐,不仅是一个书法家,竟然是还能“搞大事”的传奇人物。



赵兴选老师曾在宣传部门摸爬滚打多年,退休后本可以在家享清福,可她偏不。身为老知青的她,心中始终牵挂着那段在武川县插队的岁月,以及和她一同挥洒青春的七千多名知青伙伴。于是,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知青家园”,续起了“武川缘”。

“你不知道,联系上这些知青,又捐资,建了纪念碑,种花草,出书,我这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赵兴选老师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边跟我们碰杯,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当时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甚至失去联系几十年。我就一家一家找,有的都去世了,但是他们子女没有忘记,父母曾经的知青的岁月,他们每年都来,即使有的虽然遭受战火的创伤,让我非常感动”



建起了“知青家园”。这个家园可不简单,墙上挂满了知青们的照片和知青们创作的作品,角落里摆放着他们当年用过的农具,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回忆。“对我们来说,这里就是灵魂的栖息地,每次回来,都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赵兴选老师眼中闪烁着光芒,那一刻,她仿佛不再是一位退休老人,而是带领大家寻找精神家园的“铁姑娘队长”。



在武美老师的家宴,各路“艺术大侠”纷纷登场。这一桌人,除了我,全是书画艺术家,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却因为对书画艺术的热爱,齐聚于此。郭瑞金老师曾经是内蒙古诗书画的掌门人,逯志强老师则是现在的掌门人。“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艺术就得有这股子洒脱劲儿!”。

张志强老师在诗书画研究会是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每天忙忙碌碌,凡事操心,把研究会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虽然段建平、张连成、郭瑞璋、尹全等几位老师不是那么了解,但是每一位老师都身怀绝技,在艺术的江湖里各领风骚。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争论着艺术流派的优劣,从古代的文人画,聊到现代的抽象艺术,时不时还会因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但转眼又举杯言欢,笑声不断。





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生活谈资。闫占福老师的工笔人物画堪称一绝。他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画中人下一秒就会开口说话。“画人,最重要的是画出他的灵魂。” 最令人感动的是为了给妻子治病,最后把妻子培养成一个画家,把病治好了。

当然各位书画家的情怀和活法,让我眼前一亮,值得学习,一生受用。



说来也巧,明天就是母亲节。这场家宴也因此多了一份温馨的色彩。围坐在一起的有武美老师、逯志强老师、张志强老师、闫占福老师等四家。

武美老师和赵兴选老师这对夫妻,据说差八岁,但举手投足间仍透着年轻时的甜蜜。赵兴选老师“是不是忘打胰岛素了?”,话里行间是那么关心,武美老师则在一旁微微地笑着,不忘补上一针,让在场的人都羡慕不已。

而张志强老师夫妻俩,也相差八岁,却丝毫没有代沟。况且岳父也是美术大家,他们就像一对欢喜亲家,张志强老师幽默有趣,妻子一旁深情对视。“年龄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都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在这场家宴上,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欢乐与感动。这场家宴,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亲情的狂欢,让我们看到,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知心知己的朋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共享美好时光。





家宴接近尾声时,赵兴选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幅字画说,这是闫占福老师给创作的作品。闫占福老师说“这是我特意为你们准备的,祝你们健健康康,白头偕老!”

展开字画,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呈现在眼前,上面写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和“龙地共舞”四个大字,旁边还画着“八骏图”。字迹刚劲有力,画面栩栩如生,一看就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武美老师和赵兴选老师接过字画,眼中满是感动。“太有心了!这可比送什么礼物都珍贵!”赵兴选老师轻轻抚摸着字画,仿佛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这幅字画,不仅是艺术的馈赠,更是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它让我们明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份真挚的情感,远比任何物质都来得珍贵。

艺术与生活,从来都不是对立的。那些在宣纸上挥洒的笔墨,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的酸甜苦辣,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正如武美老师所说:“活着,就得找点儿乐子,而艺术,就是我们最大的乐子!”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