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味到底是什么味?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很多人评价河南菜的一个标准就是“入味”。调料要充分融入食材,形成比较和谐统一的口感。

或许,入味就是河南味的一个标准。

5 月 6 日,金星啤酒正式推出中式精酿·冰糖葫芦啤酒。据介绍,这款冰糖葫芦啤酒以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为灵感源泉,精心挑选山楂、洛神花等天然食材,借助低温发酵工艺,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果香酸甜,再搭配特种麦芽带来的焦糖风味,完美复刻出冰糖葫芦酸甜酥脆的丰富层次感。

冰糖葫芦啤酒,是将啤酒“中国化”的一个标志,也是为啤酒“入味”的一大创新。

但很多人认为,4月25日发布的荆芥啤酒才是河南味的中式精酿啤酒。当天,金星推出新品荆芥啤酒,解家河南菜推出新菜南湾鱼头泡饭,让顾客感受到了河南式创新的天马行空。


(如果说冰糖葫芦啤酒是典型的中国味,那么荆芥啤酒更有河南味)

荆芥啤酒,南湾鱼头泡饭,很有河南味。

01

入味:河南式创新的出发点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命题。

如何创新?金星啤酒和解家河南菜的答案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

“什么元素能代表河南味道?80%的消费者的回复是‘荆芥’。”4月25日的荆芥啤酒发布会上,金星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吕晓朋表示。经过几个月的研发,金星啤酒推出了河南味的中式精酿啤酒—荆芥啤酒。之前,金星已经先后推出茶叶啤酒,有毛尖、普洱、茉莉花茶、乌龙茶等多种口味,让舶来品啤酒有了中国的味道。

解家河南菜创始人解忠杰介绍了南湾鱼头泡饭的研发过程:“究竟客人他吃这个鱼头的时候,它和什么搭配?是更有感觉?是更入味?所以我们发现鱼头那个汁浓浓的,那个汁和米饭泡在一起,它是最佳拍档。”研发这道菜的出发点很明确:让顾客享用到南湾鱼头最精华的部分—鱼唇和鱼脑。


(为了让顾客更好地享用鱼头,解家河南菜研发出了南湾鱼头泡饭)

从顾客的需求出发,金星啤酒和解家河南菜都在想办法发现顾客的“真需求”,发现顾客的深层次需求。“焦糖布丁”理论认为,顾客的“真实需求”很难从调研数据中发现,需要明白顾客“要完成的任务”。

没有顾客要求金星研发茶啤,但金星很明白顾客需要的是中国口味、河南口味的啤酒,天马行空地研发了茶啤等一系列中式精酿啤酒,荆芥啤酒更是中式精酿啤酒的进一步升华。

也没有顾客对解家河南菜提出南湾鱼头泡饭的需求,但解家河南菜明白顾客想吃出更好的河南味,先后7次升级,让鱼头更入味,拿出了南湾鱼头泡饭这道菜,把南湾鱼做出了新味道。

入味,让河南味融入啤酒,让河南味融入美食,让顾客品尝到真正的河南味道。金星啤酒和解家河南菜都在绞尽脑汁地创新,说不定会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创新,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02

融合:河南式创新的方法论

如何入味?如何让美酒、美食都有河南味?

河南人的哲学是融合,是同化。河南人在历史上很善于这一点,天南海北的好东西变成河南特色,比如唢呐。从域外进入中原地区的食材并不少,黄瓜、芫荽、胡萝卜、大蒜、荆芥等等。你没看错,大蒜和荆芥都是从域外传入中原地区的。

河南人离不开的荆芥,实际上是罗勒的一种。罗勒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非洲和太平洋岛屿,被认为是“药草的国王”,在中国也被叫作九层塔。大约公元前300年左右,罗勒跟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而史书记载的时间大概是西汉时期。到了现在,罗勒已经成了河南味道的象征。大蒜则要晚一点,公元前139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蒜、黄瓜、胡萝卜等多种农作物。如今,大蒜已经是河南餐桌上离不开的“面条伴侣”:吃面没有蒜,味道少一半。


(荆芥、大蒜都是外来作物,却成为河南味道的象征)

对于外来元素,河南人的态度向来是融合,把它同化,变成河南人自己的东西。

金星啤酒的研发也离不开河南人这种善于“融合”的气质。河南人喜欢什么都“河南化”,火锅来了河南也得下面。啤酒本来是舶来品,是一种麦芽味的酒精饮料。但河南人总想做出适合河南人体质的啤酒,于是有了荆芥口味的中式精酿啤酒。金星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吕晓朋讲解了荆芥啤酒的层次感:“前调是酒花的明亮,中调是薄荷般清凉的愉悦,后调是层次感。这种层次感呢,第一是草本的口感,第二是回甘。当然这种回甘呢,第一是荆芥的回甘,第二是酒的回甘,就是它在这个麦芽发酵以后产生的一种感觉。”


(金星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吕晓朋:荆芥最能代表河南的味道)

吕晓朋还透露了研发的一些细节:“中式精酿我们抛弃了过去什么德国酵母、比利时酵母。它不但贵,还没有我们中国的一些特色。所以我们自主培育研发的这个酵母,融合了我们中式的食材,河南的文化,最终让它有一个好的呈现。”洋为中用,以中为本,金星啤酒的研发思路非常清晰。

解家河南菜多道菜品的研发,也是“融合”这种河南气质的典范。比如本次发布会推出的南湾鱼头泡饭、酥不腻烤鸭、荆芥响油鳝丝。鱼头泡饭并不是典型的河南吃法,解家河南菜发现鱼头的汤汁和米饭比较搭,容易入味,就研发了这道河南味的鱼头泡饭。一经推出,南湾鱼头泡饭就成了绝对爆款,93.94%的用户打5分(5分为满分)。酥不腻烤鸭是典型的京味烤鸭,推出后90.91%的顾客表示“很满意”。(以上数据均来自《解家河南菜&金星啤酒联名发布会问卷分析报告》)。而荆芥响油鳝丝则是浓油赤酱的上海本帮菜,也出现在解家河南菜的餐桌上。解家河南菜在菜品创新上向来不拘一格。


(解家河南菜相信:好吃高于一切)

解家河南菜创始人解忠杰表示:“我们的菜品一定要进化,好吃高于一切。”好吃,是解家河南菜研发的核心。融合各类元素,融入河南味,都是为了好吃,让河南人喜欢吃。就像河南人的气质,追求内在而非外在,做菜看味道,做人看人品。

荆芥啤酒、南湾鱼头泡饭,都是河南人研发思路最鲜活的体现,把天南海北的好东西都融合到河南人对美食的想象里。就像大蒜、荆芥一样,它们都是外来物种,却最终成为河南人离不开的味道。

03

匠心:河南式创新的落脚点

把河南味道做出来,需要的是功夫,是匠心。

融合这个事情,就非常考验匠心。面对各种“既要……又要”的要求,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只有足够的匠心,才能把外来的元素充分融合,变成属于河南的味道。

做出河南味的中式精酿啤酒,是个很考验匠心的过程。荆芥啤酒选用了国内优质麦芽、啤酒花以及河南的特色食材荆芥作为原料,通过独特的“1258”工艺精心酿造,确保了啤酒的口感纯正、鲜爽。其中,“1”代表低温慢酿,“2”代表无菌无氧酿造,“5”代表五段糖化工艺,“8”代表八天深冷循环,这些工艺共同成就了金星中式精酿啤酒的独特风味。吕晓朋再一次强调:“没有28天也就是一个月的酿造发酵,是绝对不能投入这个市场的。所以它的口味得到了充分地释放,得到一个完全的一个满足。”宁愿慢一点,也要好一点。这大概就是河南酒的气质。


(荆芥啤酒,很适合河南人的体质)

河南菜同样是个功夫菜,匠心菜。想把诸多元素融合一体,相互协调,既有层次丰富的口感,又不失食材原味,河南菜极其讲究功夫。对食材和制作技艺比较严格,力求用普通的食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29年来,解家河南菜遍寻河南优质食材,做出地道的河南味道。信阳的南湾鱼、南阳的黄牛、温县的铁棍山药、南阳的酱牛肉、商丘的垛子肉、禹州的粉皮……都在解家河南菜的餐桌上展示河南的味道。比如南湾鱼头泡饭这道菜,就要用南湾湖的天然野生鱼、鸡公山矿泉水和山泉大米,别的食材可能做不出这种味道。多年来,解家河南菜把南湾鱼升级了7次,南湾鱼头泡饭是最新的版本。或许,将来还会有更新更好的吃法。


(河南菜,大多是“功夫”菜)

河南酒、河南菜,离不开匠心。要入味,要融合,就离不开匠心,离不开把创意落地的匠心。

河南,不缺乏创意,更不缺乏匠心。

河南,就是这么实在。

结语:河南味,需要更“入味”

河南的饮食哲学,很讲究“入味”。从杜康酿出的美酒、伊尹调和的羹汤,到张仲景捏出的月牙形饺子、宋五嫂流传千年的醋溜鱼,到当下的红烧鲤鱼、垛子肉……河南菜一直讲究入味。食材和调料融为一体,和谐圆满,成为味蕾的愉悦体验。解家河南菜为了让鱼头入味,干脆把鱼头剁块,不再顾忌颜值。金星啤酒索性放出大招,让荆芥味啤酒入味,麦芽香、酒香、荆芥香圆融一体。


(比起颜值,河南菜更重视“入味”)

为了“入味”,河南人遍寻天南海北的食材。不仅能用好本土元素,也擅长融入外来元素。大蒜、荆芥这些外来作物,早已成为河南人基因的一部分。就是啤酒,到了河南也得有河南味,2024年有毛尖啤酒,2025年有荆芥啤酒。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匠心。河南讲究一个“功夫”。不管什么东西,没有一定的功夫,河南人是不认可的。有了匠心,各种元素才能融为一体,成为河南独有的味道。


(京味经典酥不腻烤鸭,也出现在解家河南菜的餐桌上)

河南酒、河南菜虽有小成,但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力量来为河南“入味”。

从业者应该对河南有信心。老祖宗留下了极其灿烂厚重的文化遗产,我们河南人又极其善于融合。一定能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得天衣无缝,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就像我们在历史上一直做的那样。

河南味,会更加“入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