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燕在福州家喻户晓

可是你知道鱼燕吗?

顾名思义,鱼燕就是用鱼肉做成的燕皮

入口别有一番风味

近日,省文旅厅公布

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来自马尾区的林道球

“福州古蒸鱼燕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在三坊七巷主街上

有一家福建老字号品牌店“古蒸燕”

它是林道球于2022年初开设的

“我们选用青鳗鱼,去头尾后顺势刮鱼肉,将其剁碎摇成鱼泥,兑上番薯粉揉成长条并切成小段擀成鱼燕皮……”在店内,林道球在招呼游客品尝古蒸鱼燕的同时,还不忘向大家介绍制作技艺。


记者看到,古蒸鱼燕

晶莹剔透,形似元宝

品其口感,细而不腻

柔而脆嫩,味鲜适口

据店员介绍

鱼燕的做法有许多种

可煮、可蒸、可炸……


古蒸鱼燕的主要食材

取自生活在连家船民海钓的青鳗鱼

只留中间背脊部位鱼肉

鱼肉剁碎,放入古法器具内

加入适量的食盐

反复搅拌成为细腻均匀的鱼浆

再加入山林园地生产的番薯淀粉

手工推揉,搓成长条形

按比例切成段

最后,用擀面棍将其擀成

适当大小的鱼燕皮

包入精心选材制成的内馅


古蒸鱼燕是林道球的先祖林宗发于1681年开创的。当时,他在连江从事鱼贩生意,有鱼卖不完就倒掉,浪费极大。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以鱼为皮,以肉为馅,加工鱼产品。林家人将这种产品取名为古蒸鱼燕,至林道球已经传承了九代。

1881年,林道球的曾祖父林学积在连江县城魁龙境内开店,专门售卖古蒸鱼燕,次年将商铺字号取名为“古蒸燕”

“当时,因魁龙境内龙门文化氛围浓郁,吃古蒸鱼燕有‘鱼跃龙门’的彩头,所以生意非常红火。”林道球说。


1976年,12岁的林道球

开始跟着父亲传承祖上这门技艺

1990年从部队退伍后

他接受朋友的邀请

带着古蒸鱼燕制作技艺

闯荡武汉创业,以武汉为基地

生产古蒸鱼燕销往全国


经过几年的打拼,逐渐为市场认可,产品销往武汉、长沙、重庆等十几个省会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并在西安、济南、南京、南昌等地创办专卖产品经营部,销售最高峰时,年营业额达到八九千万元。

生意蒸蒸日上,可林道球却高兴不起来。“在酒店里,我们的产品退去包装,被端上餐桌,叫什么菜名的都有。食客认可这道美味,但不知道它叫古蒸鱼燕,更不知道它来自福州。”他说。


林道球决定,回家乡福州发展,打响老字号品牌。2016年,应福州市政府招商引资,林道球回到福州创业,并于2019年在马尾开办福州闽亿食品有限公司,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古蒸鱼燕系列产品,传承古蒸燕老字号。


“古蒸鱼燕技艺能保留至今,品质制作不断创新至关重要。”林道球说,在祖辈古蒸鱼燕配方和工艺记录的基础上,他们结合现代饮食结构、营养需求加以调理创新。如今,除了传统的古蒸鱼燕,公司还开发出了鱼燕馄饨、古蒸鱼饺、古蒸烧麦等系列产品。借助冷冻锁鲜技术,古蒸鱼燕通过门店、展会、电商等多种渠道,走进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

林道球还将古法非遗技艺和当代创新食材结合,开发出牛肉、番茄、鸡肉等不同风味的意蛋面,以蛋清制面,打造国风面食品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江超云 郑婷/文

记者 马丽清/摄

新媒体编辑 刘亦洪

监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综合马尾的事儿、福州新闻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