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画派精神在当下的传承与担当

□ 赵启斌

南京,自六朝起便以绘画为文化特色与发展优势,历经近一千八百余年的岁月沉淀,逐步形成极具个性的绘画艺术风貌,且历代传承从未间断,至今仍是我国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基地与核心重镇。对于长期在南京生活、工作并从事创作的中国画画家而言,肩负着传承的使命,他们应满怀信心,以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在传承中展现自身的艺术才华与精神追求。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新金陵画派,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美术现象,其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今,距离新金陵画派崛起已过去六十余载,是时候从传承角度,对这一美术现象的绘画精神及其影响展开全面回顾、深入反思与长远展望,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当代南京中国画艺术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观念。那么,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如何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走出全新艺术道路,充分发挥当下南京中国画艺术的特色与优势?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探讨:

1.要高度重视中国画艺术的原创性发挥

不可否认,活跃在南京的中国画画家群体,有不少艺术家是新金陵画派画家的学生或再传弟子,直接受其授业与熏陶。他们传承的绘画创作观念和风格特点,深刻影响着南京地区中国画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美术事业的进步。

当今时代,文化、政治、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认识新金陵画派的精神本质,从创造性层面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精神与绘画资源,以此促进南京地区中国画创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值得南京中国画画家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


钱松喦《红装素裹》

2.传承新金陵画派绘画中的精神性、抽象性因素和艺术美感

新金陵画派精神的传承,不可忽略的是其审美层面上的独创性。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新金陵画派确立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性与抽象性特质,构建起深邃而独特的艺术美感体系。这些特质不仅为新金陵画派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也成为其审美内涵与风格构建的核心要素。

当代画家若想在传承中实现突破,需加强领悟新金陵画派绘画中的精神性、抽象性因素,注重绘画审美意象的把握,注重艺术美感的锤炼和塑造,唯此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特色和审美格调。


魏紫熙《翠色瞿塘》

3.需强化艺术家的人文素养,夯实文化根基

中国画是一种综合性绘画艺术,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关键在于持续提升艺术家的人文素养,筑牢其文化根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综合人文素养,才能为绘画创作注入丰富的精神资源。若无一流的人文素养与坚实的文化根基,就谈不上中国画的突破和发展。这一点从中国文人画的辉煌历史中便可得到印证,正如古人所言“画者,文之极也”。

回顾新金陵画派诸位画家的艺术成就,其深厚的学养与文化基础正是成功的保障。傅抱石是有目共睹的大篆刻家和大美术史论家;钱松喦、宋文治、魏紫熙等画家,也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可见,缺乏文化积淀的画家,难以具备深入思考与高层次艺术探索的能力,而创造性艺术成就的取得,更离不开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


宋文治《蜀江图》

4.要充分重视绘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创作个性

艺术创作是非常艰深的精神活动和文化创造,如同科技发明,既需要知识的长期积累,也离不开艺术家的灵性与才华。然而,当下社会存在一种误区:许多家长将艺术学习视为孩子学业不佳或升学困难时的“备选路径”,却忽视了艺术领域对主客观条件的严苛要求。事实上,艺术之路荆棘丛生,不仅需要天赋,更需持久的努力与深厚的积累。

因此,若要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要充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尊重艺术家的成长规律,坚持艺术创作个性,坚持画家个人创作的持续性发展,以此培育出一流艺术人才,创作出一流艺术作品,让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薪火代代相传。


傅抱石《虎踞龙蟠今胜昔》(1960) 南京博物院藏

5.要遵循中国画的自身规律和特点

新金陵画派具有很好的传统,即一直坚守中国画的自身特点来进行绘画创作。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这一坚守尤为可贵,没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勇气恐怕很难坚持这一传统。彼时,南京地区延续了中国画传统教学模式与创作特点,在继承中国画精髓的同时,探索出新的道路,也为新金陵画派注入了独特基因。

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核心在于恪守传统、遵循国画发展规律。这也是新金陵画派最值得重视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资源。


亚明 《江南春早》

6.要关注现实和人生并饱有激情

在20世纪中国画发展历程中,新金陵画派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现实和人生。其画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和山川景物中发掘中国画创作的题材和主题,为中国画注入了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傅抱石“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的论断,深刻体现出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创作观念的新颖和先进。

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需延续其关注现实的创作传统,永葆艺术创造的激情与冲动,才能提升中国画绘画创作的质量。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源于艺术家的个体生命体验,是创作者个性与才情的集中展现。不容否认,艺术生命直接来源于艺术家的个体生命,是艺术家自我个性、才情的全面综合反映,唯有激情和冲动,才可能有艺术精品的出现。


董欣宾《平安小舍图》

7.要积极汲取世界艺术养分

新金陵画派虽扎根南京本土,却始终以开放姿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文化艺术资源。这种兼容并蓄的创作理念,为其绘画注入了新颖的构成元素与审美特质,对其整体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当下,南京地区中国画的发展更应传承新金陵画派前辈的开放精神,主动吸纳世界多元艺术精华,并将其创造性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养分与优势。尤其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更要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挑战,传承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画,让新金陵画派的精神内涵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薛亮《苍岭横云》

8.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加强国际交流

历经百年沧桑,中国在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摆脱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觉。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为南京地区的中国画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

在此时代背景下,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与文化传播平台,大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走出去,进一步激活中国画艺术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推动当代中国画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金陵画派作为20世纪诞生于南京的重要艺术流派,不仅是南京、江苏的文化瑰宝,更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财富。一定要积极运筹,传承其创造精神,服务于南京当代美术事业,也为当代南京地区中国画创作寻找新的目标和任务。

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同时也要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艺术是不可断裂的文化之流、生命之流,前人取得的成就和开拓出来的道路,便是今人前进的出发点。前人的成就为后人提供了攀登的基石。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才有文明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于南京地区的艺术家而言,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不仅是特殊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文化担当,对推动地方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