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老中青三代人的家国情怀,“今日闵行”联合颛桥镇结合“5·16”纪念颛桥解放日推出“情系家园守初心 薪火相传向未来”系列,通过共度“政治生日”,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代代相传。
颛桥是一块蕴含红色基因的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45年,红色的火种来到颛桥,颛桥小学成立了中共地下联络站,从此颛桥的百姓有了领路人……
近日,由颛桥镇示范性学区红色文化联盟主办,来自全镇各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学生们积极参与,用画笔描绘出了他们对颛桥红色文化的理解与畅想。经过专家评审,众多优秀获奖作品脱颖而出。
这些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颛桥红色文化资源场景的艺术再现,也有对近年来红色文化活动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颛桥人民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走进颛桥小学,聆听中共地下联络站的故事,让田外初中吴悦涵萌生了创作剪纸作品的灵感。“既要让党旗飘扬起来,又要保持剪纸的整体连贯性。”这位初中生在创作《薪火相传·颛桥盛景》时,反复调整纪念碑与党旗的构图比例,最终采用头尾相连的和平鸽、精细雕刻的花卉纹样,将革命历史的厚重感与剪纸艺术的灵动性完美融合。她坦言,整个创作过程既是技艺的磨炼,更是对家乡红色基因的深度解码。
北外田园高中袁卓琳选择以《申报》头版形式再现英烈曹仁寿的事迹,黑白主调中唯一亮彩的光荣奖章,构成极具震撼力的视觉语言。“时间可以改变介质载体,但英雄精神永不褪色。”这位创作者用现代艺术手法重构历史现场,展现出青少年对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思考。
此外,还有以青少年独特视角出发,对未来颛桥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及科技发展的畅想,画面充满创意与活力。颛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则流露出纯真烂漫的赤子情怀。孙涵熙用党旗串联时空的《长河未央·颛桥晨与星》,架起历史与未来的彩虹桥;韩国籍学生李祹(LEE DO)创作的《在红色的颛桥,我的梦想在成长》,以颛桥红色文化地图为灵感,融入颛桥Logo,及IP“颛小鹤”,展现出跨国界的地域认同。“颛桥的红色故事就像种子,种在每个孩子心里都会开出不同的花。”赛事评委如此评价。
希望大家从作品中的历史细节、人文情怀与创新思维中,感受红色文化在颛桥的扎根、生长与焕新。
▲精选优秀获奖作品
获奖名单
供稿:颛小鹤
编辑:高淑婷
初审:林心怡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