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大桥街道,有一群热爱养老服务工作的志愿者,用爱与专业为这些老人搭建起了一个温暖的“记忆港湾”,让他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专业服务+特色活动

“爱”让他们成为记忆“守护者”

三年前,上海萍缘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大桥街道为试点,打造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体系,将关爱与支持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如今,这一体系初见成效,已累计为数百位社区认知症老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切实帮助。


在大桥街道的碧桂园支持中心,一支名为“兰花小队”的特殊队伍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群存在认知障碍低中风险的老人,他们在这里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园艺疗法与DIY的有趣结合,成为了这群老人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在花香与泥土的气息中,大家用心培育着一株株植物,同时用双手将创意融入手工制作,或修剪枝叶,或拼凑图案……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专注与对生活的热爱。据志愿者介绍,该活动可以显著提高认知障碍老人地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技能、创造力和想象力


脑波仪干预则是支持中心的另一大亮点。当老人们戴上脑波仪,仪器会精准地监测他们的脑波活动,并根据数据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认知训练方案。在趣味互动的游戏中,每位老人会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当注意力达到一定水平,屏幕上则会出现绚丽的奖励画面。

这种即时的反馈,让老人们既锻炼了注意力,也收获了满满的情绪价值。一位“兰花小队”的成员兴奋地表示,“这个脑波仪真新奇,以前只能在医院里看到,现在我们随时都能体验。训练后,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整个人都更有活力了。”

创新干预方式

唤醒老人们的儿时回忆

与此同时,七巧板拼图和芳香疗愈等传统干预方式也焕发出新的光彩。

大桥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负责人杨逸明表示,他们对七巧板拼图进行了创新,将一些老杨浦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上面,当老人们看到这些熟悉的画面时,他们会在回忆中拼凑着七巧板。“在重温儿时记忆的过程中,让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这种融合了情感与智力训练的方式,深受老人们的喜爱。”杨逸明说。


一旁的刘阿姨则沉浸在薰衣草的芳香中,缓解了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她说,“闻着这些香气,整个人都放松了,晚上睡得特别香。晚上睡眠充足了,白天的心情也变好了很多,谢谢每位志愿者,为我们老年人设计了这么多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的干预方式和丰富的活动,许多老人的认知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家属的照护压力也有所减轻。上海萍缘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们用耐心与专业,为老人们搭建起了一座座通往幸福的桥梁。他们深知,认知障碍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疗护理,更需要的是来自社区的关爱与支持,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享受生活的乐趣。

文字 |窦雨琪

图片 |窦雨琪

编辑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