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一觉到天亮的好睡眠。
躺在床上数羊数到头晕,凌晨三点盯着天花板发呆,睡着后频繁惊醒…
这些都在暗示着身体的内在失衡。
吃褪黑素、听白噪音,这些助眠技巧虽然能暂时缓解失眠症状,但是治标不治本。
中医认为:入睡困难是心气不足,睡眠易醒是脾胃虚弱。
今天,邀请到广州公立三甲医院,失眠专家吴庆光。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千年名方,专门解决这类心脾两虚的失眠。
这个方子就是归脾汤,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之效。
组方: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归脾汤的配伍讲究攻补兼施。每种药材各司其职:
党参、黄芪补气固表,能把身体亏空的能量补回来;
白术、甘草强化脾胃运化功能,帮消化系统恢复动力;
茯苓祛湿健脾,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排出去;
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专门滋养心血不足;
酸枣仁直接安神助眠,让人快速进入深度睡眠;
远志化痰宁心,木香行气导滞,大枣调和药性。
整个方子既补气血,又调脾胃,还能安神。
具体怎么用?结合真实案例分析:
门诊有位39岁女患者,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晚上要很久才能睡着,睡着后还总醒,早上起来没精神。
伴随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月经量少、大便不成形。
诊见淡胖舌体,边缘齿痕明显,脉象细弱。辨证为心脾两虚。
吴庆光主任开了归脾汤加减治疗:基础方中加入夜交藤增强安神效果,陈皮助消化。配合规律作息。
治疗7天后复诊,患者入睡时间变短,夜间醒的次数减少。
继续调理两周,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心慌症状消失,食欲改善。
三个月后回访,患者每天能连续睡够六七个小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当气血充足、脾胃功能好,心神得到滋养,睡眠自然就好了。
归脾汤通过补气、养血、安神、行气多方面调理,从根上改善睡眠。
药方里的酸枣仁能直接放松神经,茯苓帮助排除体内湿气,黄芪增强身体抵抗力,这些药物协同作用,尤其适合长期熬夜、用脑过度、饮食不规律的失眠人群。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失眠都适合这个方子。如果出现口干舌燥、手脚心热,或者胸闷痰多、舌苔黄腻,则需要改用其他方剂。
很多人以为失眠都是虚证,乱用补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