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光靠吃,就能补起来吗?
你如果你明白气血如何生成,你就知道怎么补气血。 比如缺血,医院给你输血,气血就补起来了吗?
又比如说去吊蛋白,就把气血补起来了吗?它只是暂时借给你用,随后又没了。
就好比一个人不会捕鱼,饿了,给他一条鱼,但下一餐他又饿了,表面上是给他帮助了,
但是没从根本上帮。要想他彻底不饿,就要教他捕鱼的技术,这以后都不用接受别人的施舍,照样能吃饱肚子。
所以真正的补血,不是给他输血或输蛋白,因为输进入的就是外面的施舍,只能管一时,
而让他自身能恢复气血生化,自己能造出血了,才从根上补起来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善调脾胃的医生,就是补血高手。
有一次一个30多岁的小姑娘,脸色苍白,头晕,无理由的疲劳,黑眼圈很厉害,医院就给她开了补血口服液,也吊了蛋白,但还是晕得厉害。
她说,不想吃东西,勉强吃一点就腹胀,不消化,给她开了健脾化积的药加一些温肾的,一周之后,想吃东西了,再过一周,面色就开始红润了,再也不用去吊白蛋白了。
也好比肾衰竭去透析,用新的液体去换掉旧的液体,但没想过恢复肾的功能,所以一辈子都在透析。
你去医院肾病科看看,哪个眼圈不是黑的?但最终靠透析能活多久?其实肾衰竭的早期,如果中药早点介入,恢复有很大的希望,肾病是中医的强项。
又好比现在的小孩,一出生就被父母宠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放在温室里养,不锻炼他的生存能力。
然后到了年纪走进社会这个大自然时,适应不了风雨,又回来啃老,没得啃了还怪你没本事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
所以说,靠营养补充是补一时,只是推身体一把,真正靠提高运化是长补长安。
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里面也没有大量的熟地、枸杞、龙眼肉、当归啊,
为什么能够补血,不过是调理了脾胃运化功能
理解了这点,就知道以恢复脾胃功能为主,才是补气血的正道。
要恢复脾胃健运功能,不要贪多,现代社会都不是因为吃少才虚的, 相反是因为你吃得太多没规律很乱,才把身体吃虚的。
同时要注意运动,身体就好比一台车,因为脾主四肢,就好比四个轮子,轮子动,车身才会动,所以四肢要常动,微微出汗,保持气血疏通,那么吃饭就是大补。
光吃不动,就是停滞,吃得越多越不动,里面的东西就腐烂发臭,造出来的不是气血,是垃圾,所以三高五高就是这样造出来痰浊血糖血脂血尿酸。
现代很多人都这样,十有八九都有堵,不是气堵,就是痰堵,水堵
所以要先通后补,然后补益药里头,还要加些、砂仁、鸡内金健脾胃。香附、郁金疏肝气。这样补而不滞,通而不腻,脾胃才能运化,生成气血为五脏所用。
然后现在人欲望太过,特别是珠三角发达地区,只知道踩油门打马拼了老命往前冲,却从没想过刹一下车,
所以很多人吃了八珍汤还是补不上气血,加上五味子、萸肉、芡实就补上了,明明是营卫不调的失眠用桂枝汤就是不好,加上龙骨、牡蛎、远志、夜交藤就好了。
就是补的气血,收敛不着,来了又散走了。所以我凡时补气血的药点都要加点助眠安神的药,进去,最大的“收敛药”是什么,就是早睡。
人卧则血归于肝,精藏于肾!睡觉不好,肾的封藏能力就会逐渐减退。
肾主水的功能也会下降。精少了,虚火就上浮了,所以现代人的上热下寒,有一半的原因都是熬夜熬出来的。
最后重规律,一旦让他规律起来,生活恢复正常轨道,瘦的都会慢慢变胖,弱者就会慢慢变强。
总结:补气血,要调脾胃,先通后补,补中兼通,通中有敛,最后一定规律生活,要早睡,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