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街道的互联宝地经济园区是杨浦互联网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园区临近12号线宁国路地铁站,员工上下班大都以共享单车外和电动自行车通勤为主,每日1.8万名员工通勤带来的非机动车潮汐,曾让这个集聚美团、得物等头部企业的创新园区陷入“车海围城”的窘境

今年年初,大桥街道积极部署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围绕共享单车乱停放、道路安全隐患突出等治理难题,以党建引领破局,依托“多格合一”工作机制,提出“多元协同、精准施策、长效管理”共享单车治理新范式,实现基层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效能提升。

01

议事协商多元化,

从“无”到“有”的制度突围

记者了解到,由街道综合网格牵头成立互联宝地园区周边环境综合联动整治工作小组,依托“驻点下沉+吹哨报到”的“1+2+5+N””综合网格工作组织架构,整合营商办、管理办、交警二大队等多个部门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园区管理方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治理难题的处置和化解。

通过三轮实地勘察及联席协商,工作专班精准绘制出园区员工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非机动车停放点设置情况、周边道路非机动车潮汐流量等数据图谱,共同制定了《大桥街道互联宝地园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试行)方案》,提出非机动车停放分区、潮汐流量管理等可量化任务清单,以党建引领推进“多格合一”的方式破解传统治理中“多头管理、责任虚化”的困境。

02

多方力量一体化,

从“分”到“合”的效能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治实践中,大桥街道街道管理办、交警支队二大队安排人员力量,重新规划园区周边三类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并通过停车位标识线引导共享单车有序停放。

同时,街道对接区建管委,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建立“夜间清运+早高峰调运”双循环机制。园区管理方协同调整隔离栏布局,在红线范围内开辟电动车专用停车区,增设外卖骑手临时泊位,强化园区非机动车泊位停车引导。

经过一段时间联动整治和工作举措的动态调整,园区周边地带的非机动车秩序井然,园区内外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环境真的好多了,不仅我们停车时不再紧张慌乱,连上下班时的心情也更好了一些。”

03

治理手段精细化,

从“粗”到“精”的服务升级

为确保整治效果的常态长效,联动小组建立了“整改结合、动态跟踪、协同联动、目标导向”四大工作机制,通过打通智慧治理平台与“多格合一”派单系统,形成“前端智能发现、系统自动派单、责任企业处置、街道服务托底、城管执法保障、考核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确保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高峰时段保持动态清运,常规时段半小时内响应清运,实现园区周边路段“潮汐不积压、常态保有序”。

据大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总结互联宝地共享单车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将继续依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机制,推动“地铁站网格融合共治工程”,进一步强化与地铁车站之间的共建合作,重点加强应急联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巡查管理等“4+X”方面的融合共治,巩固治理成果,把基层治理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

据悉,这场由“多格合一”推动的治理变革,既让互联宝地园区实现从“乱停堵路”到“畅通有序”的蜕变,还探索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未来,大桥街道将以“多格合一”为支点,持续撬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桥方案”。

文字|窦雨琪

图片|窦雨琪

编辑|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