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尾受伤害的只有老师,因为学生弱势,学校不可能去处罚学生。而商家也发现只挂学生们没用,挂老师才是聪明之举。

如果学校不是逼着老师去组织五一表演活动,学生们得多闲去买这些裙子?老师得多闲,在学校不拨付表演经费的情况下出此歪招去满足学校方面定制活动的形式。



今天咱们来聊聊沈阳职校学生退货,让商家有了经济损失,甚至被封店的事,这事儿后续发展很精彩,学校认怂赔了4000,可细细想来,老师从头到尾都是那个绝望的“背锅侠”。



电商平台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机制,从规则上看,只要不违法不违规,学生退货好像没啥毛病。有漏洞就有人狂刷。

当然沈阳某职校这 60 多个学生,从一家店铺买完东西又集体退货,这对卖家造成了经济损害。也证明这些学生根本不是“正常消费者”,他们这是在利用规则钻空子。可是你要说取证,那时间漫长,商家也等不起。所以商家很聪明的把矛头对准了学校和老师。利用影响,让学校先承受不住。先赔偿了,然后再去找老师和学生的麻烦。



特别是这事儿里有个关键点,购物的是学生,学生那可是妥妥的弱势,要是店主挨个去找这 60 个学生谈话、威胁,那么网友们肯定会站在学生那边,说不定还会指责店主“开不起店别开”。

店主放低姿态,以受害者的身份直指老师和学校。把矛盾聚焦在老师身上,这一招很牛。他让家长觉得,学生是单纯的,是被逼无奈才这么做的,引导他们这么做的是老师。又让学校觉得,学校领导可能是好的,就是下面个别老师乱做事,败坏了学校声誉。



老师抗下了所有!沈阳职校学生退货后续,学校赔钱,老师得有多绝望

这么一来,商家、学校、家长这三方,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的突破口——老师。既然老师教导学生占尽便宜,那显然不符合为人师表的标准,活该被批评指责。学校买下退货的校服,反而显得领导深明大义,是在为老师的错误买单,拯救学校声誉。买回去的服装学校也没啥用,就发还给学生了。这下店主满意了,学生家长也满意了,可只有老师,成了那个受伤的人,扛下了所有。



其实现实呢?老师很绝望,一边是学校非要搞活动,又要搞队列,又要弄主题,还要各班级竞赛评比,这结果还影响到教师考评呢。老师能不重视?不重视的话,考评成绩不好,绩效不合格,工资拿不到多少,能不努力么?



可另一边呢,学校既没有预算拨款,又不许向学生征收额外班费,还得解决服装问题。老师能咋办?

最后就四个选择:一个是自己掏钱买,可是60多个人的演出服不是小数目。老师自己不过了,这么大公无私。第二个就是顶着可能被举报的风险,要求学生向家长要钱。但这风险更大,万一有家长举报,职业生涯就完了。



第三个则是就让同学们穿自己的衣服,比如白色的,粉色的,颜色一样,样式无所谓,但是最后的结果说不定也是学校的批评。第四个就是想这个薅羊毛的歪点子。

可她这一“薅”,就“薅”出问题了。她要是能聪明点,别只盯着一家店“薅”,找个品牌款,分开几个代购店铺下单,说不定还就没事了。



笔者以为,这个事情,说到底还是学校把压力全给到老师身上了。老师没办法,只能把压力传导给学生,还给学生指了“薅店家羊毛”这条路。最后店家无奈之下反扑,把压力又从顾客传到老师,最后返还给了学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