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和入学季,家长们难免要焦虑起来。对海口的家长来说,可喜的是,今年优质学区又增加了。
01
海南中学江东校区
海南中学江东校区,是海南中学远赴澄迈老城开办美伦校区后的第二个大动作。
海南中学江东校区共3000个学位,其中小学1800个,初中1200个。3000个义务教育学位,大约能满足2.5至3万常住人口的上学需求,不算多。这却为江东新区CBD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里远离中心城区,最需要的就是人气。
海南中学江东校区今年9月就要开学。如图所示,该校主要服务江东新区CBD,目前片区仅有的住宅小区同人乐府尚未开售。因此,固定生源只有当地村民,适龄儿童非常少。可以预计,在江东新区CBD工作的各类人才的子女,最有可能就读该校。
这是一个非常优质的生源,对海南中学江东校区实现开门红很有帮助。
02
海口一中金沙湾学校
海口市第一中学金沙湾学校,毗邻著名渔村荣山寮。该校早已建成,原本是雅居乐的私立学校,在房地产困局下,移交给政府办公立学校。这所学校规模比较大,有近4000个学位,包括了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
海口一中接管后,除对已建成的8.4万平方米建筑进行装修外,还新建了一栋1.4万多平方米的高中部教学楼。对比开工仪式上的效果图和卫星影像,新建教学楼位于小操场东北侧。
海口一中金沙湾学校今年九月将首次招生,片区已有海南师范大学新海学校,义务教育学位相对充足。如果该校将重心放在高中,预计每年能提供500个以上高一学位,对公立高中学位紧缺的海口市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海口一中也将成为海南规模最大的高中,每年1800个学位,超过海中(含美伦校区)每年1300个学位,侨中每年1400个学位。
海口一中近些年有点走下坡路,与海中侨中的差距拉大。或许,金沙湾学校的兴办,能让海口一中重新崛起。
03
海南华侨中学桂林洋校区
前不久,海南华侨中学公布了在桂林洋大学城筹建新校区的消息。由于新校区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且桂林洋片区教育用地众多,我们暂时不能确定学校的具体位置,大概会在大学城北侧或者西侧。
侨中新高中部带来一个问题。侨中本身就规模庞大,仅高中部就有4200多个学位。并且正在新建一栋地上10层地下1层的远航教学综合楼和一栋地上6层地下1层的多功能教学综合楼。
两栋楼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理论上可新增近1000个学位。加上新的高中部,共有7000-8000个高中学位,每年可招收高一新生2500人左右。这么大的规模,秒杀其他所有高中。
这就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侨中老高中部,有没有可能拿出部分校园来办小学呢?众所周知,侨中所在的国贸片区,缺少优质的义务教育学位。并且,高中外迁是大势所趋,中心城区教育用地有限,让给义务教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如果侨中也办小学,传统名校“海侨一”就都有了小学。
04
北师附、人大附等名校也在圈地
除了“海侨一”,海口其他名校也在扩张势力范围。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除了在江东扩建小学校园外,还在新埠岛开辟新的战场。很显然,这有助于横沟村城市更新项目中交蓝色港湾卖房。
另有传闻说,位于海口西海岸的人大附中拟建一所新小学,就在人大附中东侧,学府上品北侧。这块地不大,人大附中可以学习北师附收东岸小学,将长滨小学收过来。
此外,海口市第九中学也在圈地,除了在海甸校区新建一栋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教学楼外,还将江东新区的椰青园学校收入囊中。海口九中江东校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学位2500个,包括小学和初中。
05
还有哪些12年制名校?
基于品牌最大化利用原则,把小学、初中、高中名校扩建为12年制学校不失为好的选择,有助于快速创造优质学位。我们不妨来遐想(瞎想)一下。
首先,侨中美丽沙学校、滨海九小美丽沙学校、侨中新埠学校、滨海九小新埠学校四所学校合并,设立海口华侨中学及附属小学,并另址新建高中部。这几所学校虽为分校,但早已名声在外,合并后,海口侨中有望成为不逊于海南侨中的名校。
第二,将规划中的长天中学(仁恒长天云汀南侧)命名为海口市滨海第九中学,与滨海九小、滨海九小西海岸校区合并为一所12年制学校。从长天中学的规划及所处片区看,完全有可能开局即名校。
第三,将25小与海口实验中学合并,打造另一个名校品牌。
第四,将海南农垦中学改为海南大学附属农垦中学,在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旁建新的高中部,原址用于小学和初中。
第五,五源河学校设立高中部,可选址在五源河文体中心一带。
另外,海师附原本就是12年制学校,私立名校海口中学、寰岛也是12年制。海师附可整合国兴中学优化校区分布,海口中学可适度扩大规模。
06
地产驱动下的名校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家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前面我们提到的名校新校区,许多都属于地产驱动型。
说到地产驱动,最有名的当属侨中和滨海九小,两者搭档,先后为西海岸、海甸岛、新埠岛的房地产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名校学区房有利于加速新区开发,这对于扩张期城市有一定价值。有人调侃,对城市发展带动最大的,不是规划局,不是住建局,而是教育局。
但是也容易引发教育不公平,例如最需要优质学位的老城区因为没有大地产而被忽视。同时,地产和名校挂钩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刚刚被查的原海口市教育局局长汪娟,曾先后担任九中、四中、侨中校长,专业资历颇深,很遗憾晚节不保。
如今,许多大城市已经采用了多校划片机制,减少学区房带来的教育失衡。海口什么时候会全面跟进呢?
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海口基础教育发展还是比较快的。除了“海侨一”,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这是一件好事。随着名校学校增加、校区增加、学位增加,能进入所谓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算是一种另类公平吧。
(作者:魏华子。华语天涯,自贸港经济与社会研究,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