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中小学教师素质不错,大多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会教书育人,但偏偏教的学生素质很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并不是教师都是新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而是他们没有认真教书,尤其是一些公办学校,很多老师只是吃老本,教书育人很多年,不改变教法,也不改变教育套路,总是按照已有的套路走。即便学校倡导教育教学改革,他们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校领导拿他们没办法,认为他们有一定的自律,也曾经教出过成绩不错的学生,甚至教出的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怎么说都是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就没必要和他们计较了。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我行我素,而不会做出什么改变。时代变了,学生的思想也变了,学习的方法也变了,还按照老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就不适应学生的成长。但很多老师都不愿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是现成的,没必要再学新的一套,也不至于成了邯郸学步。学习新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是需要成本的,不但要付出经济成本,而且要付出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学习和应用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学习之后不断应用,才能逐渐适应。很多老师不愿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就是因为不愿付出巨大的成本,不愿意再重新摸索一套,当然也就不会另起炉灶了。教育教学方法陈旧。和时代脱节,和新时代的中学生思想不合,最终会弄得非常尴尬。
一些老师的责任心有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讲自己的课,至于学生能不能接受,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好像和老师没什么关系。老师讲完自己的课之后就走了,没必要问一问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也没必要经常组织测试。倘若老师兢兢业业,认真管理学生,就很可能招致家长的质疑。因为有些家长心理不平衡,看了网络上的一些教育类文章,就觉得自己懂教育了,其实那一类的文章都是根据他们的喜好推送的,却没有真正的教育理念传播,或者说根本就不是在论述教育,而是在给家长们洗脑,最终把家长们引向购物。可是很多家长以为读了这一类的文章,或者看了教育类的短视频,就以为自己懂教育了,还有的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依据,以自己认识的老师为依据,证明自己懂教育,其实还是不懂。真让他们当老师来教上一两年的书,他们就知道教育是什么了。教育是长期坚持的事业,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家长不愿意让老师严格管理孩子,一旦老师严格管理,他们就受不了,要到学校去闹,闹得老师灰头土脸的,最终老师不敢管。如此一来,影响是非常坏的,起码老师上课不再严格管理学生了,愿意学的就学,不愿意学的愿意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不影响课堂进度,不破坏课堂纪律,就是被允许的。于是课堂上听课的只有那么几个成绩好的,而大部分学生都没在听课,不是假装表演,听课就是低着头玩东西,还有的传递纸条,有的竟然呼呼大睡,老师却不管他们,等于一节课只给几个成绩好的在上课。
老师们素质都不错,大多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有的还是研究生学历,有很多的知识可以传授,也有不错的教法可以应用,但他们却没有太多的压力,除了考试有压力,其他的量化积分也有一点压力,别的就没有什么压力了。事实上,班主任压力比较大,除了要顾及成绩、纪律、卫生,还要顾及个人考核,要完成很多上级下派的和教育无关的事情。甚至一些班主任只是忙上级下派的任务,却没有时间搞正规的教学。教师们素质都不错,却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也没有被调动起来,因为他们的工资待遇并不高,甚至很多年轻老师没有评上中级或高级职称,只是挣最低档的工资,当然没有太多的热情发挥出来。而学校大多是公办学校,没有太多的压力,也没有实现末位淘汰制,甚至根本没有实现教师轮岗,那么教师的活力还怎样发挥出来呢?除了在课堂讲课,督促学生写作业,临考之前加大训练量,就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了,至于以身作则,严格管理,基本谈不上。
按理说,中小学教师素质不错,学历达标,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却没有教出大量素质好的学生,而只是教出了几个素质不错的成绩好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成绩在中等和差等,往往升学的时候不能考入重点中学或大学,当然也就等而下之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好,一定是教师的问题,而再往深层次追究,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因为教育体制多年以来没有改革,即便实现了国家的“双减”政策,实现了高中的双休日,也没有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什么好的进展。不管是大学选拔人才还是企业或公司选拔人才,都离不开考试,也都离不开暗箱交易。很多老师只是教书,却不育人,而且他们一旦有门路,就会成为学校领导,不再教书育人,只是忙于官场上的运作,当然也要在某些项目上吃回扣,赚得盆满钵满,哪里有时间研究教育呢?上行下效,很多老师都跟着领导学,最终成了赤裸裸的功利之徒,却没有认真搞教学。而家长们会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老师具有无上的权威,学生学不好,是学生自己的缘故,和老师、学校以及教育制度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他们会组成家委会,偷着给老师送礼,偷着让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偷着让老师办辅导班等等。还有一类家长认为老师是错的,教不会学生是老师的过错,也是学校的问题,孩子想要发展好,就要换学校,到最好的学校去,或许这一类人家里有钱或有权,当然就可以做出一定的选择。不管怎样归因都出现了片面的倾向,而且归因错误。
倘若一些中小学的老师素质不错,却教出了很多素质差的学生,只能说明管理一片混乱,出现了人情社会那样的范本,就是只讲人情关系,却不讲客观的教育和教学。领导不愿得罪人,教师不愿得罪学生和家长,都成了老好人,那么教育和教学就变得很差了,培养出素质差的学生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