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珍珍
为了给学生减负学校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那么第三方APP付费可查询成绩排名合理吗?
近日,山东菏泽一位学生家长发视频吐槽,查自己孩子成绩要花钱,包月25元,一年就要300块钱。也有网友称该APP允许免费查询学生个人成绩,想要了解学生的成绩排名与试卷分析之类的附加服务则需收费。
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就已明确禁止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2019年,教育部也曾出台《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统一使用的教育类App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费,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
但是近几年如“好分数”“数智家校”“七天学堂”等教育类APP都曾因查成绩或者查看成绩排名与付费挂钩、APP内广告多被家长吐槽上热搜。这类APP的所作所为是否与教育部的规定背道而驰?那么为何此类APP层出不穷呢?
教育信息化本应为教学提质增效,而非成为资本敛财的工具。当商业APP垄断学生成绩数据,捆绑家校沟通,学生成绩排名的隐私是否也因付费增值服务荡然无存?如果成绩排名只需付费即可公布,那不如由学校直接公布,从而斩断伸向家长钱包的利益链条。
此外,这类学校统一安排使用的教育APP收费门槛,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构成了歧视性压力,加剧了教育不公。有家长坦言:“不交钱,担心孩子在校遭遇区别对待”,折射出弱势群体在教育服务商品化浪潮中的无奈与辛酸。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心可以理解,但应将关注点从考试分数与排名,转移到孩子平时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毕竟,成绩和排名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技能等同样至关重要。家长应转变心态,尊重孩子,不必自行制造额外焦虑,硬加 “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