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芝加哥大学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美国顶尖学府芝加哥大学宣布将原人文科学部和芝加哥大学艺术中心合并为全新的艺术与人文学部。4 月 9 日,芝加哥大学校长保罗·阿里维萨托斯 (Paul Alivisatos) 和教务长凯瑟琳·贝克 (Katherine Baicker) 在致芝加哥大学全体成员的一封信中称,这是“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校长和教务长表示:"这一举措标志着我们以全新且富有意义的方式将这些紧密相连的学科领域整合在一起。这一转变正在加强跨学科合作,使艺术项目与学术院系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巩固大学在艺术与人文领域的研究、创作实践和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领导地位。"
原人文科学部下属的所有学术院系现与多个艺术单位共同组成新的艺术与人文学部。作为面向全校和公众的文化机构,考特剧院和斯马特美术馆将继续向教务长办公室汇报工作。
艺术与人文学部部长黛博拉·L·尼尔森表示:"艺术与人文始终保持着共生且充满活力的关系,共同揭示关于人类处境的深刻真理。在芝加哥大学尤其如此。我们学部的更名正式表明了学者与艺术家之间长期存在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和艺术实践创造了改变生活的探索,审视我们曾经是谁、现在是谁以及可能成为谁——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集体。"
一个世纪以来,人文科学在芝加哥大学培养了对历史、语言、哲学和文化的批判性参与。在本科学院,学生通过核心课程探索这些传统——学习古今语言,分析全球文化,并通过综合文本、音乐和艺术形成新的联系和观点。教师们的学术成果揭示了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这些视角对应对21世纪的挑战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芝加哥大学艺术中心的发展使大学和芝加哥南区成为全美乃至全球的艺术目的地。2012年,大学庆祝了里瓦与大卫·洛根艺术中心的开放,该中心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著名艺术枢纽。此外,考特剧院、斯马特美术馆、芝加哥大学演出系列、艺术与公共生活、格雷艺术与探究中心以及纽鲍尔文化与社会研究所的艺术项目、表演、展览和工作坊,持续展现了大学对社区参与的坚定承诺。
2025年春季,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部正式更名为艺术与人文学部。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反映了自1930年以来的重要发展。当时,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创建了新的行政架构,设立了本科学院和四个研究生部:生物科学部、人文科学部、物理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
过去一个世纪,人文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始终是芝加哥大学变革性教育体验的核心,也是其作为全球顶尖研究型大学地位的关键。除了在人文领域的历史性卓越成就外,大学在电影与媒体研究、创意写作、音乐、戏剧与表演研究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的教师中也涌现出世界级的艺术实践和创作——这一趋势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加速。
艺术与人文学部的新名称更好地反映了一个更加整合、广阔且面向外界的学者和艺术家群体,他们拥抱人文探究和创造力的全部广度。伴随的行政调整将使艺术单位与学术院系更加协调,为合作提供平台,促进学科内部和跨学科之间以及不同形式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探索。
2025年春季和夏季毕业的学生将获得人文科学部的学位,而2025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在艺术与人文学部注册。全校各单位目前正在更新数字平台和印刷材料中对学部名称的引用,并将在春季和夏季季度持续进行这些更改。2025年秋季,学部将重新启动其网站以反映新名称。
艺术与人文学部部长、英语和本科学院Helen B. and Frank L. Sulzberger教授黛博拉·L·尼尔森邀请各界了解本学年的一些亮点,并加入邮件列表以获取学部新闻和活动的及时更新。
据介绍,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UChicago)是一所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890年,在各大主要排名中常年位居世界顶尖之列。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芝加哥南区的海德公园社区由本科学院和四个学部组成:生物科学学部、艺术与人文学部、物理科学学部和社会科学学部。此外,大学还设有八所专业学院,涵盖商业、社会工作、神学、继续教育、公共政策、法律、医学和分子工程等领域。大学在伦敦、香港、巴黎、北京、新德里和埃及等地设有分校区和研究中心。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在经济学、法学、文学批评、数学、物理学、宗教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创立了多个领域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在1942年实现了 人类历史上首座人工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堆成功实现自持反应,为曼哈顿计划做出了关键贡献。 此外,芝加哥大学还管理着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阿贡国家实验室。 截至2024年,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教职员工中包括101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以及27位普利策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