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独立团赫赫威名,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培养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北伐战争期间,在团长叶挺的带领下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赢得了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同时,它与我党人民军队的创立有着深厚联系,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叶挺独立团里既有一些英年早逝的英烈,也有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帅。其中走出了一位开国元帅林彪,他是黄埔四期的毕业生,曾在叶挺的独立团当见习排长。还有一位上将周士第,他资历很老,后来的发展也颇有些曲折,但他以前可是铁甲车队的队长,在叶挺独立团担任过团参谋长,更是在部队扩编后担任过独立团的团长。南昌起义的时候,他还是师长,级别可不低。

此外,从叶挺独立团走出来的还有三位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们都是谁?

第一位韩伟



韩伟15岁的时候在安源煤矿修理厂当学徒,参加过安源路矿大罢工。后来,投身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到了1927年,他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还是毛泽东的第一任警卫排长。

红军时期,韩伟担任过福建军区参谋长,红19军第57师师长等职。长征开始后,韩伟担任红34师100团团长,他率部处在整个中央红军的后卫队伍中。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湘江,负责殿后的红34师在师长陈树湘的率领下,奋勇阻击国民党军。后来红34师几乎全军覆没,韩伟虽然突围了,却还是被俘,但他也是唯一幸存的团长。直到抗战初期,国共实现合作,他才回到延安。

抗战时期,韩伟去了晋察冀前线,历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团团长、警备旅副旅长、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与日军展开游击作战,打得日军闻“韩”丧胆。

解放战争开始后,韩伟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后为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二纵改称第六十七军的时候,军长由韩伟担任。

新中国成立后,韩伟历任后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二位彭明治



彭明治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1925年就入了党,在叶挺独立团担任过排长了,还参加过北伐战争。后来,跟随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他担任过师参谋长,也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

抗战开始后,他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参谋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685团团长。没多久就率部南下支援新四军,并扩编为苏鲁豫支队,任司令员,领导开辟苏鲁边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担任了第三师7旅的旅长。

抗战胜利后,他随部北上东北,仍然担任旅长,可惜因病离开一段时间,后来担任了四野13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解放后,他被调往了外交部,担任了驻波兰大使,大概率是不会参加授衔了。不过他因病又回了国,并且再次回到军队,担任河北军区司令员。因此,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三位聂鹤亭



聂鹤亭早年是安庆皖江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毕业的,曾做过体育教员。后来,去了江西一军事学院学习,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且开始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叶挺独立团第二营第六连担任排长。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回了安庆做地下工作。后来,他又回到了叶挺独立团,并且参加了北伐战争以及南昌起义。

聂鹤亭在红军时期资历也很老,他担任过军参谋长,打起仗来也是非常厉害。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他还曾是粟裕的上级。而长征期间,杨得志同样曾是他手底下的一名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聂鹤亭先后担任军委总参一局局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但不得不说,他在抗战期间独立带兵打仗的机会并不多,这也对他影响非常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聂鹤亭前往东北,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后一步步成为了四野的副参谋长。可同样如此,他也没有在纵队担任过司令员,同样缺乏带兵的机会。但副参谋长其实级别也并不低。

1955年,授衔前聂鹤亭得知自己被授予中将,心理想不开,便去找了老领导罗荣桓,结果被批评了一番。

他也被暂时剥夺了军衔,不过后来他也想明白了,中央也认为他态度还是诚恳的,所以在第二年增补他为中将军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