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弦音流转、名家云集,随着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吕思清领衔“弓弦盛宴V”音乐会的上演,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正式拉开大幕。这场汇聚中外独奏名家的音乐盛宴,以横跨巴洛克、浪漫主义与现代风格的经典旋律与创新编排,为首都观众献上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飨宴,也标志着为期25天的“乐彩纷呈”主题的五月音乐节的全面启航。

“弓弦盛宴”特别策划始于2018年,音乐家们欢聚一堂、中外曲目荟萃上演的形式诠释了室内乐的精神内核。今年音乐会由小提琴家吕思清领衔,携手黄蒙拉、钱舟、朱凯源、苏贞、扬·沃格勒、王滔、孙颖迪、沈凡秀等中外独奏名家以及青心室内乐团轮番登场,以多元阵容演绎巴洛克至现代作品,打造了一场横跨时空的听觉奇旅。


今年的“弓弦盛宴”以巴赫的《G大调第一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前奏曲启幕。大提琴家扬·沃格勒以醇厚音色勾勒出巴赫音乐的深邃哲思。随后,吕思清与青年小提琴家朱凯源、钢琴家孙颖迪亮相,以肖斯塔科维奇《为双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五首小品》展现俄罗斯音乐的诙谐与张力;小提琴家黄蒙拉与孙颖迪则通过伊萨伊改编的圣-桑《圆舞曲随想曲》,重现了圣-桑笔下的巴黎光影。单簧管演奏家王滔、小提琴家钱舟与孙颖迪合作哈恰图良三重奏,民间旋律与快速音群的交织,将亚美尼亚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后吕思清与中提琴家苏贞登台献上哈尔沃森改编的亨德尔《弦乐二重奏“帕萨卡利亚”》,将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赋予新生命。朱凯源与扬·沃格勒也再次登台,奏响拉威尔《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鸣曲》第四乐章,他们的演绎将印象派的光影流动凝固于琴弦。上半场最后,吕思清领衔的“全明星阵容”奏响胡尧改编的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以全新形式重构这首经典旋律。


下半场,青心室内乐团登台,与多位独奏家上演了协奏对话与“四季”蒙太奇。苏贞与扬·沃格勒首先带来了为中提琴和大提琴改编的维瓦尔第《G小调双大提琴与弦乐协奏曲》,搭配羽管键琴沈凡秀的通奏低音,还原了巴洛克协奏曲的宫廷气派。吕思清与王滔的组合奏响了巴赫《小提琴、双簧管与弦乐协奏曲》第一乐章,与青心室内乐团合作演绎出巴洛克协奏曲的精妙平衡。

音乐会的高潮来自《中国四季》与维瓦尔第“四季”的联奏。黄蒙拉、朱凯源、钱舟、吕思清的小提琴与沈凡秀的羽管键琴以及青心室内乐团的协奏,将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田园诗与传统的中国节气意象并置——维瓦尔第不朽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片段与美杰音乐委约青年作曲家文子洋创作并题献给吕思清的《中国四季》片段交相辉映,从春之对话,到夏之碰撞,再到秋之交融,直至最后的冬之升华,观众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古今对话、文化交融的无限魅力。

最后,吕思清、黄蒙拉、钱舟、朱凯源、苏贞、扬·沃格勒、孙颖迪全体登台,献上胡尧改编的经典名曲联奏,勃拉姆斯《匈牙利狂想曲第五号》、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等耳熟能详的旋律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欢快的节日氛围中,艺术家们也对观众的热烈掌声报以回馈,接连返场加演《梁祝》选段、《查尔达什舞曲》和《一步之遥》等中外名曲。

5月2日,“弓弦盛宴V”音乐会将继续上演。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由此拉开大幕。本届音乐节以“乐彩纷呈”为主题,在5月1日至25日期间于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呈献27场精彩演出,众多国际名家名团将陆续登台献艺。

摄影/刘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胡克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