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他从黑暗冷宫中艰难走出,本最有资格以 “腹黑” 手段对待世界,却成长为一代完美帝王,其经历堪称传奇。
朱祐樘的诞生,就伴随着无尽的阴霾。
彼时,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万贵妃因无法生育,对后宫有孕的妃嫔心怀嫉妒,手段狠辣,诸多皇子皆遭其毒手。
朱祐樘的母亲纪氏,只是偶然被宪宗宠幸的一位宫女,怀有身孕后,为躲避万贵妃迫害,在冷宫中偷偷生下了他。
幼年的朱祐樘,在太监张敏、被万贵妃排挤的吴皇后以及众多心怀善意的宫女们的庇护下,艰难成长。
他们瞒着万贵妃,用米粉等简陋食物喂养朱祐樘,在这危机四伏的后宫中,为他撑起了一片小小的生存空间。
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持续了六年。
直到有一天,太监张敏在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白发已生,却仍膝下无子。
张敏鼓起勇气告知宪宗,他其实有个儿子秘密养在后宫。
宪宗大喜过望,当即派人将朱祐樘接来。
当朱祐樘出现在宪宗面前时,他那因长期营养不良而身躯瘦弱,为了躲避追杀,浑身邋遢,这哪是皇子,分明是个乞儿!
这让宪宗心疼不已。
很快,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可厄运并未就此放过他。
万贵妃得知此事,怒火中烧,先是设计害死了朱祐樘的生母纪氏,接着又企图对朱祐樘下手。
幸亏周太后早已洞悉万贵妃情况,提前将朱祐樘接到自己宫中抚养,才使他得以逃过一劫。
在这样充满背叛、阴谋与死亡威胁的成长环境中,朱祐樘本可能被仇恨蒙蔽双眼,变得不择手段。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苦难并未扭曲他的心灵,反而铸就了他善良、宽容且坚毅的性格。1487 年,明宪宗驾崩,18 岁的朱祐樘登上皇位,开启了他的传奇统治。
朱祐樘即位之初,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
成化年间,宪宗昏庸,佞臣当道,方士妖僧充斥朝堂,忠直之士纷纷被贬,宦官干政现象严重,国家财政亏空,百姓生活困苦。
朱祐樘决心拨乱反正,开启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以雷霆手段驱逐奸佞,诏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除掉法王、佛子、国师、真人等封号,处死妖僧继晓,将内阁首辅万安罢官,斥退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同伙,淘汰传令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一千多人。
但他并未大开杀戒,大多只是判罪戍边或者斥退,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与仁慈。在限制宦官方面,他吸取前朝教训,采取种种措施,使得东厂、锦衣卫不敢再肆意妄为,只能奉公守法,为后来正德年间刘瑾乱政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朱祐樘极为敬业,他每天早朝必到,从未缺席,偶有特殊情况无法上朝,他也会向臣子详细说明原因。
这哪是老板,简直就是个卑微的打工人!
他常召阁臣至文华殿,共同商议大臣的章奏,写出批词后,自己再批改颁发。他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以便随时掌握官员动态,避免被欺骗。
同时,他再一次开启了经筵侍讲,虚心寻求治国之道。
在任用官员上,他唯贤唯德,大量重用贤才之士,如王恕、怀恩、马文升、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这些贤臣在他的任用下,纷纷施展才华,为国家效力,使得成化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善。
朱祐樘对大臣优礼有加,善于纳谏,君臣关系亲密。他从未鞭打朝臣,未实施廷杖,也不兴起文字狱。他对经筵讲官及阁臣,均呼 “先生” 而不称其姓名,经筵及召对后,经常赐茶或者赐宴。
他优待大臣,没有大的缘故不曾斥责侮辱,对待臣子商议要事也是和颜悦色,如同家人父子。
他还体恤老臣,特意免去午朝,遇到大风雨雪,早上也免朝,对待患病臣子多加关心、安慰。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以廉洁、勤奋、有事业心、以国为家的贤臣得以有机会施展才干,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
在经济方面,朱祐樘宽厚仁慈,体谅百姓。
灾荒时,他积极赈灾救济百姓,多次免除或减轻百姓的徭役赋税。
据记载,他在位期间,减免数额在 700 万石以下的,只有一年;减免 700 万石至 800 万石的有五年;减免 800 万石至 900 万石的有十年;减免 900 万石以上的有两年。
弘治朝所免赋税和赈济数额,为前后朝所远远不及。
他还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 5 万人修治开封黄河决口,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苏松河道淤塞,使苏松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朱祐樘严于律法,用刑谨慎。
他制定了《问刑条例》,编成《大明会典》,删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倡导宽仁治国,减轻刑罚。
在军事上,面对吐鲁番对哈密地区的争夺,他委派马文升为元帅,大败吐鲁番军,维护了明朝在西北边疆的领土完整和统治权威。
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朱祐樘的个人生活也备受赞誉。
他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人,坚持一夫一妻,与张皇后伉俪情深,宛如一对普通夫妻。在封建帝王中,这样的专情极为罕见。
他躬行节俭,禁止内府加派皇上御用物料,减少供御物品,下诏减省光禄寺费用,屡次明令禁止宗室、勋戚侵占民田。
然而,长期的劳累与压力,让这位年轻的皇帝身体每况愈下。
1505 年,年仅 36 岁的朱祐樘病逝于乾清宫。
他在位仅 18 年,却以自己的努力缔造了 “弘治中兴” 的盛世,让明朝在历经成化年间的衰败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的离去,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
朱祐樘,这位从黑暗冷宫中走出的皇帝,以其宽容、仁慈、勤勉、贤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近乎完美的帝王。
可惜,苍天不佑,反观那些荒唐的皇帝,如万历等,一个比一个长寿。不得不说,是历史的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