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浪屿的蜿蜒巷弄间
总有一群身着制服的身影默默穿梭
他们推着板车、背着包裹
穿行在曲折的巷道与青石板路之间
为岛上居民、游客
递送快递、提供帮助
他们是快递员
也是居民口中的“好小哥”
在这座一步一景的小岛上
他们用脚步丈量温度
用爱心连接人心
近日
“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
获得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带您走近他们
一条“爱心邮路”
走出一支志愿队伍
肖梅滨是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从1996年起就在中国邮政当邮递员。在那个车马慢、书信重的年代,他用一封封准时送达的信件,连接起岛上的人情与往来。
2009年春节期间,肖梅滨注意到,很多年轻快递小哥在轮休期间百无聊赖。 “为什么不带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 从这个念头出发,他带着同事为孤寡老人送报、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爱心邮路”便这样悄然开始。
受访者供图
2020年,在邮政管理局和社区的支持下,“鼓浪屿好小哥”团队正式成立。 这是鼓浪屿首个跨企业的快递青年服务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43名成员,涵盖中国邮政、顺丰、中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大家来自不同地方,却因同一座岛屿、同一个念头而聚集: 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服务好岛上的居民。
受访者供图
志愿送餐、爱心义剪、帮老人搬家、上门调电器……六年里,“鼓浪屿好小哥”团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上千次,用细致贴心的服务获得了岛上居民的一致好评。2023年5月,鼓浪屿好小哥团队获评“全国最美快递员”。
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公示,“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赫然在列,成为此次福建省唯一入围的候选集体。“能够入围,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惊喜,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们一定要把服务做得更好才行!”肖梅滨说。
关爱老年群体
定期开展义剪活动
“阿婆,我来给你理发了,最近你过得怎么样?”手提着一箱理发工具,肖梅滨轻车熟路地敲开阿婆的家门,一边掏出理发工具一边唠着家常。
其实,肖梅滨这门理发手艺,是“被逼出来的”。2020年的某一天,在和一位大爷聊天时,发现他因理发不方便感到十分愁苦,而且不少老人都有这个烦恼,肖梅滨便试着提了提:“要不我来帮你理发?理得不好你可别介意。”哪知大爷听了后十分高兴,笑着对他说:“剪得好不好,不重要,你有这份心意我就很开心。”
这件事之后,肖梅滨干脆自学理发,从网购工具开始,边练边学,还发动其他快递小哥一起学。如今, 理发已经成为“鼓浪屿好小哥”的一项特色服务,每月一次,从未间断。
受访者供图
肖梅滨不仅是社区老人的“御用理发师”,还是专门“攻克难件”的高手。没有电话、没有详细地址、甚至只有一个人名的“瞎信”交到他手里,他总能想办法投递到人,靠的就是“活地图”般的记忆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2020年初,一封来自菲律宾的信件寄达厦门,收件人和地址都写得十分模糊,信封上还有一句“现年70岁左右”的字样,肖梅滨盯着信封看了很久,他总觉得,这封信后面藏着一段故事。
当时正是春节前后的投递高峰期,肖梅滨就带着小哥们利用派件间隙,逐户询问岛上的林姓住户。几天后,他们终于在鹿礁路找到了收件人的亲弟弟。原来寄信人是姐妹俩失联多年的中学同窗,如今远在香港,这封信是她凭着模糊记忆手写而成。看着泛黄的信纸穿越重洋重回故人手中,连接起一段情谊,肖梅滨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主动上前服务
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100件,这是高政国每天为日光岩、郑成功雕像附近的居民和商户投递的快件数。自2017年入职顺丰以来,他每日推着近百斤的手推车,穿梭在街巷间,把一份份快递准时送达。
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岛上禁止机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上路,快递全凭人力送达。小岛纵横交错的巷道、蜿蜒曲折的石阶,他早已走得滚瓜烂熟。由于常年步行派件,他的脸被晒得黝黑。
在工作的同时,高政国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居民和游客。一次,他偶然遇到一位行动不便的阿姨,坐着电动轮椅缓慢地前行。他立马上前,帮忙推起电动轮椅,并将其带到指定的位置。第二天,阿姨特意拎着一大包吃的,坐着电动轮椅,来到快递点向高政国致谢,让高政国觉得心头暖暖的。
除了送快递,高政国还主动认领了岛上的各项志愿服务。岛上老年人多、独居老人多、小朋友多、游客也多,哪里有需要,他就往哪里去。“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到更多的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他说。
延续爱的接力
为失明老人送去爱心餐
同为“鼓浪屿好小哥”的一员,中通快递员夏广彪的日常总比别人多一份牵挂。除了穿梭在鼓浪屿蜿蜒巷道间派送快递,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固定任务”:为一位失明老人送午餐和晚餐。
2019年12月,鼓浪屿街道成立了长者餐厅,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实惠的暖心餐。但对于独居、双目失明的薛建民老人来说,餐厅虽好,自己却因行动不便而无法前往。于是薛建明致电厦门邮政鼓浪屿寄递营业部求助。了解到薛大爷的需求后,肖梅滨毫不犹豫地应下:“薛大爷,您放心,吃饭的事交给我们。”
很快,肖梅滨将“失明老人需要送餐帮助”的消息发在“鼓浪屿好小哥”微信群里,大家伙儿一呼百应,积极加入送餐队伍。
夏广彪就是最早一批响应的人之一。从接到任务的那天起,他便将“送餐”这项任务安排进自己日复一日的派送路线中。每临近中午、晚上,他会提前规划好路线,预留好到薛大爷家的时间。即使快递繁多,他都会按时敲开薛大爷家的门,把热气腾腾的饭盒送到大爷的手中。三年多时间里,他和其他几位小哥轮流接力,从未间断。
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夏广彪在派件途中,远远看见路边有位大爷踉跄倒地。他快步冲上前,一边耐心安抚,一边查看老人是否受伤,等到人平安被接走,他才默默转身,继续派件。这样的暖心之举,在夏广彪看来,只是在现场顺手做的小事。但其实,这个“顺手”,背后是长久的坚持和自发的责任感;“好小哥”们的温情,也已悄然融入这座海岛的日常。
来源:厦门网 编辑:莫晓兰 校对:王国栋 校审:余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