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讲究同气相求
很多人讲究食疗养生,其实,食疗养生的精髓,并不在于死记硬背什么食物补什么,什么食物不能吃,而在于如何凭中医的基本理论,自己去判断某个食物能不能吃、怎么烹饪、怎么吃。
比如,豆子形状像肾,芝麻色黑、入肾,走下焦,所以在烹饪一般需要多煮、久煮;凡是有辛味的,如辣椒、葱蒜,都入肺,走上焦,所以要后放、少煮一会儿;山药入脾,但它是白色的,所以又能走肺,也不宜久煮;水果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是青的,有生发之功,能入肝,多食则又伤肝。一旦成熟了,变红了,就入心了,有养心之能,但吃多了也有损心气;有的蔬菜本来是青的,但煮久了就成了黄色,可见其性能发生了改变,从入肝改为入脾了;有的食物是白色的,但经过烧烤或老炒熟,又变成了黄色,甚至黑色,我们也应该知道,其对脏腑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做菜讲究色和味。色和味直接对应我们的五脏,养我们的阳气。青色和酸属于肝,红色和苦属于心,黄色和甜属于脾,白色和辣属于肺,黑色和成属于肾。再加上动物以形补形的原则-——吃心补心、吃肝补肝。掌握这些原则,我们就能在厨房中补充自己的阳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