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一年四季手脚都是冰凉,特别怕冷,即便是炎热夏天,手脚仍是冰凉?
从中医看来,很多时候是因为身体里“阳气”不足,这个阳气就像体内的太阳,可以给全身提供温暖,如果阳气不够强,热量供不上去,手脚这些离心脏远的地方,就容易最先冷起来。
本身体内阳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面的寒气,除怕冷、手脚冰凉外,还有明显特征,是舌头变得又大又白,表面也变得光滑湿润。
其实,体内的阳气与脾肾两脏有关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肾为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成之本”,肾藏有精,也是阳气的根本来源,可以温煦全身,如果肾阳不足,会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
脾主运化,脾气充足,运化才能正常,将食物转化为充足的阳气,温养身体;如果脾气虚弱,不能充分转化为阳气,会出现四肢倦怠、腹胀、稍微吃冰凉食物、容易便溏。
因此,要想提升阳气,调理脾肾是关键
针对这种情况,今天,邀请脾胃专家唐永祥主任介绍一个火力猛的中成药——桂附理中丸。可以补脾肾阳气,让虚寒的身体逐渐温暖起来!
方里肉桂附子温补肾脏阳气,炮姜则是给脾胃补阳气;把脾肾阳气补足,将体内虚寒邪气赶走,四肢、肚子也能逐渐温暖;
阳气旺下行需要经过脾胃,脾胃功能好,通道才能顺畅,用到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祛除脾胃中的湿气,使脾胃功能正常,更好地生成阳气。
还有种情况,如果阳虚,体内血液流动不畅,生成瘀血,阻碍气血流通,无法滋养筋骨,引发腰腿疼痛、关节痛、酸软无力等。
这时候,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吃桂附理中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减用药,经辨证后,加入化瘀血,壮筋骨的药材。
下面结合一则医案来看看。
36岁的刘女士,近段时间肚子一着凉,就会腹泻、但不觉得痛,特别怕冷,肚子也是冰冷的,连空调都不敢吹,手脚心还总冒汗
一看他的舌头颜色淡、舌苔发白,把脉发现脉沉缓、还带点紧,诊断是太阴虚寒,脾胃的阳气不够,升不起来;
所以开桂附理中汤加减:制附子、干姜、党参、生白术、炙甘草、桂枝等。(中医一人一方
服用一周,拉肚子次数少了,也不那么怕冷,但手脚心还是冒汗。继续调整药方,加入茯苓、白芍、防风、黄芪等。
服用两周后,期间没出现腹泻,也不怎么怕冷,手脚心只是轻微出汗,继续巩固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