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写过一首禅诗:

白鹭立雪,愚者看鹭;

聪者看雪,智者见白。

人这辈子,总会遇到坎坎坷坷,起起伏伏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选择,以及怎样的活法,其实是靠认知决定的。

认知高低,决定了在面对相同的人生境遇的时候,会有怎样一番不同的表现。

说白了,一个活得通透的人,一定是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的。

如此,便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做到,面对急事,让自己缓慢下来,面临大事,让自己安静起来。

最终,淡定地远离破事,真正将专注力,将心力放在投资自我上面,然后去成就自己的目标,人生的理念。



急事要慢

人最怕的,其实就是太心急。

一个心急的人,倘若遇到了急事,他就会变得更心急。

然后,整个人的表现毛毛躁躁,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安心,也不安分。

曾国藩说: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做事太着急,做人太心急,就会在匆忙当中,变得慌慌张张,慌慌乱乱。

最终,做的错事越来越多,走的弯路越来越长,导致自己生活越来越被动,越来越难堪。

好多时候,一个人明明可以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也咽一点罪。

然后,让自己慢下来,去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也深谙人性。

这样,反而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以后在做事,或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的淡定从容。

说白了,当一个人越来越能够稳下来,静下来,他就能够稳住情绪,稳住自己的生活,甚至稳住自己的未来。

《格言联璧》中曾言: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遇到急事,尽可能不要让自己瞎着急,干着急。

哪怕第一次无法做到,第二次也要让自己有意而为之,让自己记在心里。

然后,当自己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之后,慢慢就习惯那样去做了。

最终,遇到再多的急事,我们也能够稳下来,定下来,最后慢下来,真正把问题处理好。



大事要静

一个人在大事面前所展现出来的态度,风格,决定了他这辈子能走多远,爬多高。

说到底,一个人的格局背后,是靠自己的能力,眼界以及智慧撑起来的。

倘若一个人在面临大事的时候,自乱阵脚,怨天尤人,甚至是慌不择路,到处瞎跑的时候,

那么,自己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或者说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定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掌控好生活节奏。

真正强大的人,面对大事,从来不会心慌意乱,更不会自乱阵脚,而是让自己淡定从容,甚至是无所谓地对待。

只有让自己拥有足够的静气,才能够滋生足够淡定的气魄。

如此,将大事为我所用,积极勇敢地面对,甚至通过解决大事,大问题,来让自己得到更大的成长,也让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大的强化。

翁同龢曾写过一句话: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其实,高低起伏的人生,一个人无论是愿意或者不愿意,终究会遇见那么几件人生大事。

解决好了,这些大事,就是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倘若逃避,选择躲避,那么这些大事,就会成为你永远的阻碍,成为你心里永远跨不过去的关隘。

王小波说:

“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

不要认为大事,就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事。

只要自己能够在面临大事来到的时候,尽可能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安定下来。

如此,沉着冷静,深度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浅薄地硬碰硬。

让自己静下来,找到其中的逻辑和本质,然后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破事要离

人生在世,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完全隔离于整个世界。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跟其他人产生一定的连接。

所以,我们在生活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会遇到一些小人小事,烂人烂事,破人破事。

在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辨别,勇敢拒绝,甚至该翻脸的时候,一定要彻底翻脸。

这样,我们才能够远离那些不值得靠近,甚至是不应该去接触的人。

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被这些人过度消耗,或者说毫无价值地利用,和浪费。

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珍惜自己的精力和人生,因为我们只能体验一次人生,只能过一次生活。

古人云:“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面对破事,我们要学会远离,学会拒绝,而不是明明被纠缠了,被损耗了,被利用了。

可是自己偏偏没有远离,反而跟他们斤斤计较,纠缠不休,甚至不达目的不罢休。

其实这样的选择,只会让自己遭受到更大的损害,遭受到更大的消耗。

因为当你准备跟小人小事,烂人烂事,破人破事奉陪到底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