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4月28日,公众号“法学学术前沿”推送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详教授的一篇书评(读后感),赞评的对象是刑法学大佬陈兴良教授的一本书名为《刑法方法论》的著作。在这篇书评的开头部分,周教授发了一通夫子自道的感慨,原话是:“学界曾有人呼吁:让学界大佬们少发点文章,把有限的法学刊物版面留给年轻学者。其实这也不能怪大佬占版面,更多责任在年轻学者自身”。不出所料,周教授的这番高论引发了热议,之后,这篇推文在原公号删除。29日,周详教授的这篇文章在“法学学术前沿”公号重新推出,除了推文标题改回书评的原标题外,周教授还把引起吐槽的为大佬辩护的文字做了修订,修订后的表述如下:“学界曾有人呼吁:让学界大佬们少发点文章,把有限的法学刊物版面留给年轻学者。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大佬占版面,更多责任在于像我这样的年轻学者自身,创造力与努力度都远远不如陈老师,张老师那样的法学大家。”本期我们继续刊出迪普思先生的对周详教授修订文本的评论,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讨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法学学术圈”平台的立场,我们也真诚欢迎周详教授以及其他法学界同仁对迪文的观点进行回应,继续参与这场关涉敏感又有趣的学界现实问题的讨论。
在法学界这个高度依赖话语权建构的圈子里,修辞术的精妙程度往往决定着观点的传播广度。周详教授对书评中引发争议的表述的修订,恰似一场精心编排的“真情流露”:从直白地为学术权威辩护,转为以"年轻学者"身份进行自我贬抑。这种话语策略的转向,不仅折射出当代中国学术场域特有的权力修辞学,更暴露出知识精英对结构性问题的刻意回避。当我们将这场文字游戏的幕布层层揭开,便会发现所谓"修订"可能只是在维护既有学术秩序的前提下,进行的策略性话语调适。
修辞术的改良与立场的固化
在初版书评中,周详教授直言"不能怪大佬占版面"的论断,犹如投入学术江湖的一枚石子,引发的涟漪效远超预期。这种直白的辩护姿态,恰似传统学术权威话语的典型范式——自上而下的价值评判,带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属性。但当这种话语遭遇新媒体时代的解构力量时,其脆弱性也暴露无遗。
修订后的文本呈现出精妙的话语位移:通过添加"像我这样的年轻学者"的身份建构,以及"创造力与努力度都远远不如"的自贬修辞,成功将批评焦点从结构性压迫转向个体能力差异。这种将身份政治与自我矮化相结合的策略,本质上是对批评声浪的柔性消解。
在话语策略转换的表象下,维护学术等级制的内核纹丝未动。修订版论述通过将"学术大佬"与"年轻学者"置于同一价值坐标系,巧妙回避了学术资源分配的实质问题。这种修辞术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用自我批评的姿态完成了对既有秩序的巩固。
身份建构的迷阵与问题的置换
"年轻学者"的身份标签在此次修订中具有双重功用:既是化解批评的挡箭牌,又是重构话语立场的工具。这种身份标识遮蔽了学术场域的真实年龄结构——在法学界,真正决定学者地位的往往不是生理年龄而是学术资历。周详教授的身份建构,究其实质,恐怕是将学术资本代际传承问题转化为了简单的年龄分层问题。
修订版文本中的自贬修辞制造出虚假的平等幻象。通过强调"创造力与努力度"的个体差异,成功将结构性困境转化为个人能力问题。这种话语策略与将社会问题个体化的逻辑如出一辙,本质上是对学术场域权力关系的合理化。
对学术资源分配问题的系统性回避,在修订文本中达到新的高度。当讨论焦点被限制在"版面竞争"层面时,更深层的学术评价机制、期刊运作逻辑、学术共同体代际传承等根本性问题都被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这种选择性规避在实际效果上巧妙维护了既得利益格局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学术江湖的生存法则与知识生产的困境
当代中国法学界的代际更迭呈现出独特的江湖化特征:学术权威通过师承网络、学术期刊、课题评审等机制构建起稳固的权力金字塔。年轻学者想要突围,往往需要遵循"依附—积累—突破"的生存策略。周详教授的书评文本及其修订,可能正是这种生存智慧的文本化呈现。
在法学学术圈,学术评价体系的异化似乎已深入骨髓。当学术成果的认定标准异化为期刊等级、引用次数等量化指标时,知识生产本身的价值追求已被掏空。这种异化为学术权威垄断话语权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使得任何实质性的代际对话都难以展开。
展望未来,知识生产秩序的革新恐怕需要直面三个根本性的矛盾:学术共同体的公共属性与派系化现实的冲突;知识创新的本质需求与评价体系形式化的矛盾;学术传承的正当性与权力垄断非正当性的对立。
这些深层矛盾不会因修辞术的精进而自动消解。
在学术话语的迷宫中,周详教授的修订策略堪称当代知识精英应对舆论危机的经典样本。这种充满机巧的文本调适,既展现了学术江湖的生存智慧,也暴露了知识精英的群体困境。当学术批判沦为修辞术的较量,当结构性问题被转化为话语策略的比拼,我们或许需要重拾福柯的洞见:
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
在这个学术资本高度集中的时代,真正的学术革新不在于话语的精致化,而在于直面知识生产秩序的深层矛盾。
毕竟,再周详的修辞术,也遮蔽不了学术江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