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男生的健身梦里,卧推100公斤是一个显眼的“里程碑”。但现实却很骨感:在绝大多数健身房,能做到卧推100公斤的人,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连70公斤做组训练都吃力。

难道卧推100公斤真的需要什么天赋异禀?其实,真相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首先,只要你的体重不是特别低,比如在65公斤以上,正常男性经过1到2年相对规律的训练,理论上都能完成一次卧推100公斤。问题出在——大多数人的训练方式根本不靠谱。

一走进健身房,就能听到各种“花里胡哨”的概念:超级组、递减组、递增组、巨人组……

一堆看起来高大上的训练名词,实则让新手云里雾里。

更糟的是,这些方法很多源自药物使用者的训练体系,普通自然健身者照搬,不仅效果差,受伤的风险还特别高。


要真正变强,核心其实只有四个字:线性进步

所谓线性进步,就是每次训练只比上一次稍微进步一点点,不要心急。这里的“进步”可以是更重的重量、更多的次数、更多的组数,或者更短的休息时间(但对力量提升来说,缩短休息意义不大)。重点是容量和重量的有序增长,而不是把自己练到筋疲力尽。

比如,如果你的极限卧推重量是60公斤,那么可以从60公斤的70%强度——大约42公斤——开始做组训练。然后,每周加一点点重量,比如加2.5公斤(每边各加1.25公斤),坚持6到9周,就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力量。

当然,增长不是无止境的。当你逐步接近新的极限时,就需要结束一个训练周期,重新测试自己的最大力量,再基于新的数据开始下一个周期。


很多人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训练频率

人的上肢和下肢恢复能力完全不同。上肢肌群,像胸部、肩膀、手臂,恢复更快,承受高频训练的能力更强。而腿部、臀部这些大肌群则需要更长时间修复。如果把肩膀、胸部一周只练一次,和腿部一样的安排,其实非常低效。

正确的做法是,每个上肢部位每周至少训练两次,这样既能增加总容量,也能加快神经适应,提升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流行的五分化(每次练一个部位,每周每个部位只练一次)并不适合绝大多数自然健身者的原因。高频、合理的全身性训练,才是持续进步的王道。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卧推100公斤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重要的不是一次冲刺达到目标,而是学会科学地安排训练,让自己在未来几年都能稳步提升。

如果你还在盲目模仿网红的炫技动作,不如从今天开始,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线性进步计划。

不要急,别求快,只需要每一次比上一次好一点点,坚持下去,卧推100公斤,迟早是你的囊中之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