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健身圈,卧推100kg,仿佛成了某种“实力认证”。有人用它作为炫耀资本,有人拿它当朋友圈名片,甚至还有“健身房首次打卡80kg起步”的都市传说频繁出没。

可真到了现场,你会发现——能干净利落完成标准卧推的,其实寥寥无几。

今天咱们就把这个“虚高”的卧推成绩,按几个关键点,好好掰一掰。


一、触胸是底线,不是选项

标准卧推的第一条:必须触胸。你不触胸,就好比你深蹲不到90°,硬拉不到膝盖,还非说自己打破世界纪录。

很多人举到一半就回架了,理由是“避免肩伤”“训练方式不同”,但如果连动作都不完整,那这重量的参考价值就大打折扣。

二、别再搞“四手卧推”了,你是在练叉车吗?

两边各站一人轻轻抬一下,再配个上杠辅助,最后主力只推中间那一段——还没等铁片发力,人就已经回位了。

如果你一组动作需要别人动手动脚三四次才能完成,那这就不是卧推,是表演。真正的卧推,是靠你自己的力量把杠铃从胸前完整推起,再自己稳稳放下。


三、“桥”不是万能的,特别是通往港珠澳的那种

力量举的确有技巧,比如桥背、踩脚推地这些技术细节。但有些人把桥做成了拱桥——从头到脚塌腰翘臀,杠铃只移动5公分,这已经不叫卧推了,叫跨海工程模拟。

桥可以练,但别以桥代推。如果你靠“缩行程”把100kg推上去,只说明你练得是技巧,不是力量。


四、没伤别绑肘,绑得太早容易走偏

很多人刚练没多久就开始绑护肘、带护膝,理由是“保护关节”。可实际上,你连基础肌肉都还没练出来,保护什么?

护具是给有伤在身或者比赛用的。如果你绑着肘,还在社交平台自豪说自己卧推破百,那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五、史密斯机器不能换算成自由杠成绩

你在史密斯机上推100kg,不等于你能在自由杠上推100kg。因为你省去了稳定核心、控制轨迹的过程。

史密斯卧推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但不要拿它来“换算”自由杠数据。真要试试看,脱离固定轨道再来一次,你会明白差距有多大。

六、别让网络幻象,误导你的判断

“卧推100只是起点”、“健身两个月就推破百”、“我飞鸟都拿60热身”……这些言论在网上多如牛毛,听多了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练错了。

可真实情况是,大部分商业健身房里,60kg做组都能让私教肃然起敬。

推得上80的已经属于主力队伍,能推100kg的,大概率练了2年以上,且训练体系、体重、恢复都非常到位。


七、真正的卧推强者,往往都很低调

你去铁馆看看那些能120kg做组的老哥,哪一个不是默默无声?不是不想秀,是根本不需要。

只有越不确定自己水平的人,才需要不停地刷存在感。而真正的“卧推大神”,他们的每一下动作干净、稳定、控制力十足,那种力量,不靠嘴,是杠铃自己说话的。

结语:成绩能晒,但先把动作练标准

不是不能吹卧推,但前提是你得“有得吹”。至少,别靠“弹一下”、“拉一下”、“架一下”来凑。练力量的底色是诚实,没必要靠技巧堆数据。

卧推100,不是遥不可及,但也绝不是随口一说就能拿下的。少点虚荣,多点实干,哪怕今天只能推60,也比假吹100更值得尊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