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唐萍霞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机场派出所在创新调解工作模式、化解矛盾风险方面,持续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和警调对接工作,打造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将调解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机场角落,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实实在在的化解成效守住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劳务纠纷巧化解 警调联动解“薪”结

近日,机场派出所场区民警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发现,某劳务公司未及时结清12名工人薪资,经过多次讨薪无果后,工人们将诉求反映至机场派出所。机场民警迅速启动“警调对接”联动机制,积极邀请有关单位共同参与调解。

经调查核实,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带往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深入了解诉求及各方责任,多角度、多层面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经民警回访,12名务工人员均已顺利领到薪资。

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积极构建群众诉求“有诉必应、及时受理、全程跟踪、限时办结”的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对欠薪纠纷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将法律刚性约束与柔性调解相结合,既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兼顾企业实际情况,推动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同时,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与吴圩镇政府、司法所等相关部门联动,创新性地构建解决矛盾诉求联动机制,建立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新模式。2024年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60余起,化解率达97.5%,调处率达98%。

“五心”服务暖民心 提升“温度”促调解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依托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以“就近、就快、就小”为原则,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南宁机场辖区社会面治安治理工作,发展巡防队员130余人,不间断开展常态化巡防,及时摸排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年初,一面写着“助人为乐,温暖人心”的锦旗送至“工棚话事”调解室。原来,在除夕夜前,黄女士携带其孙子欲乘机回家过年,因着急忘记带证件,导致无法登机遂到派出所求助。此时,距离飞机起飞还剩10分钟,调解室值班民警迅速核实相关信息,了解航班情况,通过“警E邮”一站式系统为黄女士办理了一张临时乘机证明,帮助黄女士一行顺利回家。

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通过设置“青年文明号”等举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青年团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深度运用以“细心发现、耐心解答、热心帮助、贴心服务、真心解忧”为主要内容的“五心服务法”,从“忘带证件”的愁事、“遗失物品”的难事、“亲友走散”的急事做起,并依托信息化手段,增加微信、支付宝办理小程序以及“三合一”自助设备,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提升服务品质。

送法上门“直通车”法治宣传零距离

机场派出所坚持将“工棚话事”调解室关口前移,将提前化解矛盾纠纷转变为提前预防矛盾纠纷,以“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组建“空港义警”巡防队,深入基层,为辖区企业、群众等送法上门。

同时,建立“一企一警”护航助企服务机制,“民警蹲点企业”,深入推进“亲清”警企关系建设,零距离开展“送技能、送法律、送服务”活动156次,着力提升各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治安保卫工作管理水平。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组织民辅警多次深入辖区到T3工地现场和建筑单位项目部及周边村庄向工人和群众进行反诈宣传,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反诈意识。

如今,机场派出所“工棚话事”调解室为群众排忧解难桩桩件件小事,让群众感受到了人民公安“办实事”的温暖力量,真正实现了矛盾隐患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