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抗日战场迎来了敌人最后的反扑。为了保卫根据地的安全,康俊仁决定亲自潜入敌营,侦查敌军动向。
然而他怎么都没想到,等他侦查结束回到军区的时候,一颗从己方射来的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这样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揭竿而起
康俊仁是山西夏县周村人,1937年抗战爆发的时候,他是周村的村长。
他这个村长,可不是那种无恶不作的村长,而是得到了村子里大部分人的拥戴。
虽然是村长,但他却出身贫苦,从小遭受地主的欺压。
可生活没有打倒他,他虽然穷苦,却有一副侠义心肠。他的性格刚毅,从小就爱打抱不平,锄强扶弱。小时候地主的儿子欺负人,他也能勇敢站出来阻止。
时间长了,他在村子里的名声就很好,大家也都非常拥戴他。有时候村民们遇到个什么事,也都喜欢让他拿主意。
他为人正直,不管是家长里短的纷争,还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口角,他都能说个公道话。因此,在老村长去世之后,他就成了新的村长。
成了村长之后,他也没有因此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反而更加维护村民们了。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达成了合作。七七事变发生之后,红军改编的脚步加快,老蒋要求我军也要出兵抗日。
当时日军兵分两路,一路朝着上海,一路朝着山西。我党隶属于第二战区,归阎锡山统辖,于是我党开始和晋绥军合作,派出了一大批干部。
因此,康俊仁所在的周村,也第一次有了我党涉足的痕迹。康俊仁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脑子灵活、思想开明,所以很快就能接受我党的理念了。
在我党的带领下,他积极响应“减租减息”的号召,带领村民们撕毁地主签订的不公平契约。
当时他们镇子上有个大地主,经常剥削租户和雇农。周村很多人都种着大地主的地,经常拼命干一年,却要将大半的粮食上交。
等到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大地主用捐军粮作为借口,居然还要提高租金。这样下来,种地的租户和雇农只怕都要饿死了。
原本老百姓们都不敢反抗,但在我党的号召下,康俊仁带着村民揭竿而起,坚决同地主阶级作斗争。
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得到了本村人的尊敬,也让周围村子的人十分爱戴他。我党看他是个人才,所以决定吸纳他为党员。
参加抗日
日军进攻山西之后,老百姓的心一直都高高悬起。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晋绥军身上,希望他们能守住家园。
然而那时候的日军进攻势头实在是太猛了,晋绥军根本不是对手。即便我军顽强抵抗,但日军拥有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战斗力,我军也奈何不了他们。
太原会战之后,晋绥军彻底撤出了太原,阎锡山只能在晋西北龟缩一隅。山西成为了敌占区,人民的日子过得更苦了。
毛主席通过两场会战得出,我军在正面战场完全不是日军的对手。为了能击败日军,我军必须开辟敌后战场,要在敌后建立根据地。
在毛主席的指导下,我军在太行山脉附近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根据地。我军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和敌人进行游击战,在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还杀伤了敌人。
为了扩大抗日力量,我军也在山西境内成立了不少游击队。康俊仁所在的村子,更是成立了党支部。
1939年,康俊仁奉命参加游击队。虽然他之前没有摸过枪,但因为对日军的仇恨,所以他在战斗中非常勇猛,很得游击队队长的赏识。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设计伏击了日军的一个小队,打伤、打死日军十几人,让他一下子成为游击队第二大队的队长。
他为人仗义,别人得知他参加了游击队之后,也都纷纷投奔他。这样一来,游击队得以扩大阵容,但这些新来的人都没有武器。
他们没有番号,所以武器什么的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偶尔才能得到中央的补给。没办法,中央自己也穷,也都是靠收缴战利品。
也就只有一些大军区,才有办法截了日军的运输队,丰富一下自己的武器储备。
像他们这样的游击队,基本上是有什么用什么。等到队伍扩大了之后,就要想办法伏击敌人,收缴一批战利品。
这些人加入游击队之后,康俊仁决定带领队员们袭击民团。
山下的民团都是投靠了日军的,平常帮助日军欺压老百姓。所以说袭击这些民团,他是毫不手软。
在他的带领下,二大队在晚上的时候包围了这三个民团,并且一举将这些危害一方的民团全部铲除,收缴了三十多支步枪,还俘虏了三十多个敌人。
不幸牺牲
有了这些枪之后,他的队伍就能继续扩大了。然而就在这时候,国民党居然派人来收编他们的游击队,而队长居然还同意了。
他是不愿意和国民党同流合污的,所以带着愿意跟自己离开的兄弟走了,并在我党的指导下成立了康大队。
康大队成立之后,帮助当地百姓惩奸除恶,在当地的名声很好。
后来,我党看康大队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直接将他分到了386旅麾下,让他们归386旅领导。386旅的旅长可是陈赓,陈赓在战场上的名声,那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在战场上,敌人最怕的就是碰上386旅。
康俊仁虽然打仗勇猛,但他毕竟没上过学,军事谋略和军事素养比较缺。这下好了,划归386旅之后,康大队的短板也被补上了。
康俊仁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来到太岳军区之后,他努力研究战术,遇到什么不懂的就找人问。而且他有实战经验,进步还是很快的。
他的战术越来越高超,敌人在战场上就越来越害怕康大队。等到1943年11月,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成立,他被提拔为军分区司令员。
此时的日军已经陷入疯狂,他们将战场扩大了很多。而在我们国内,他们则是加快扫荡频率,维持占领区的稳定。
12月上旬,康俊仁刚刚带领部队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扫荡,等到当月下旬,日军又来了。为了遏制日军疯狂的进攻,争取更大的胜利,康俊仁决定亲自去侦查敌情。
他带着警卫员乔装打扮,来到了日军占领的县城,花了很长时间才摸清日军的兵力及部署。
就在他带着第一手情报回军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当时是冬天,天冷雾大。他为了保暖,所以在临走的时候穿了一件缴获的日军黄呢子大衣。谁知就是这件大衣,让他最后命丧黄泉。
当时康俊仁骑马走在最前面,警卫员在旁边跟着他。
因为天有大雾,所以警卫员一直在警惕四周。
然而就在突然之间,雾气中传来一声枪响。警卫员刚想保护康俊仁,只见康司令一头栽下马,原来刚才那一枪正中康俊仁。
最让人不可置信的是,这一枪正是从军分区门口传来的。
愤怒的警卫员冲到门口,质问哨兵为何要不问口令就开枪,他打中的可是司令。这时,哨兵才知道他开枪打中的是司令。
哨兵在站岗的时候,只看到一个日军模样的人骑在马上,他当时就感觉这是日军突袭。所以连口令都没问,直接就开枪了。
哨兵也十分懊悔,但错已铸成,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因为哨兵是无心之失,所以他并没有被惩罚。但针对此事,太岳军区专门开了会,要求所有将士们引以为戒。
康俊仁的悲剧谁都不想重演,他遗憾地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夜里,再也没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