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舒赛终于走出了监狱。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她丢掉了自己的工作,被开除了党籍。
虽重获自由,但周围尽是对她的指指点点。在外人看来,她的身形很佝偻,宛如一个丧家之犬,相信她一定会老老实实做人。
可谁都没想到,看起来应该满脸颓废的舒赛却又酝酿了另一件大事。1966年12月,舒赛走上了大街,连续贴了18张大字报。而大字报的内容赫然是《誓死揪出在毛主席身边的真正的资产阶级阴谋分子》,文章直指当时的如日中天的林彪。
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这些大字报轰动的全国,她又一次为世人所熟知。
7天以后,舒赛再次被逮捕,又被判了5年的刑。
可惜,这一次她没能坚持到出狱,1971年5月,她在极端的折磨下含冤去世。
而就在她死去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他所指控的林彪阴谋败露,叛逃出国,死于非命,葬身蒙古。
没过多久,舒赛被追认为英雄,被称之为是北京第1个公开贴出林彪大字报的人。
那么这位舒赛又是何方神圣?
01
舒赛,原名祝振容,出生于1917年。其父祝甘亭,毕业于北洋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参加过武昌起义的辛亥老人。
受父亲的影响,舒赛学习成绩极好,也从小对革命充满热情,并在读书期间改名为祝成龙,立志要做大丈夫,不做小女人。
在读湖北省立江陵八中时,她的成绩位列第二,但又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进步学潮,被学校视为麻烦分子,勒令其休学。虽然遭此打击,但舒赛依旧坚定信念,弃学自修。
1936年,应聘于沙市鄂中小学任教,在全校举行九一八国耻纪念会,结果再被校方指责有共党嫌疑。眼见工作和理想不能共存,这次舒赛也没有在犹豫,她果断地辞去了教师的职务,转而独自赴武汉参加妇女救国服务团。
她的选择令父母十分担忧,曾遭到他们的劝说。但舒赛依旧一往无前,她还是果断的离开了家,先是去武汉,之后又考入护士训练班,打算去东北参加义勇军。
1937年以后,她干脆彻底和家里断绝了联系。
这就是年轻时的舒赛,为了革命敢于牺牲一切,独自一人踏上了救国之旅。
离开家乡后,舒赛遇到了曾经的八中同学地下党员陈钟万。并在陈钟万的引导下,改名为舒赛,并来到汤池训练班学习。
汤池训练班是中共举办的实际培养抗日游击战争干部的训练班,1937年12月开学,陶铸主持日常训练工作。
在这里她认识了同学马识途,结识了老师陶铸,并有幸聆听董必武和叶剑英等人的政治军事群众工作报告和游击战术的训练。
在这些人的熏陶下,舒赛很快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者。正如马识途对她的回忆:她已经没有了顾影自怜和笑不露齿的小姐形象,而是一脸笑意和谈笑风生的革命者。
1938年4月,舒赛从训练班毕业,并接受了第1个重要任务,到鄂西北保康县贫瘠的农村发放农业贷款进行抗日宣传。
这是舒赛第1次接触底层的农民,此次工作经历让她的思想又有了更大的转变。
她痛恨封建地主对百姓的压迫,感慨于农民的苦难。于是她提笔写下了《不吃盐、不穿棉、不用钱的人们》。
在工作期间,她乐此不疲的为人民服务,并且将自己的衣物和食物都无私的送给贫苦百姓,此举大获老百姓的称赞,被人们称之为赛姑娘。
随着名气渐广,舒赛很快引起了当地县政府的注意,于是县长就以设家宴为名,试图拉拢她,让她背叛共产党,结果遭到了舒赛的断然拒绝。
此举引得县长大怒,立刻就对其断粮断薪,还将其监视了起来,但舒赛宁死不屈。
眼见局势越来越紧张,她干脆冒险去襄樊寻找党的组织。
02
来到襄樊后,她被调入到了文委会工作,在当地组织了三八歌咏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舒赛组织能力很强,也非常有想法,很快就将歌咏队搞得红红火火,她本人更是凭借一首《丈夫去当兵》誉满全城。
也正是在此期间,她又在文委会结识了一大批优秀的大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姚雪垠和臧克家等人。
舒赛非常好学,经常有时间就去找他们求教。当然,舒赛虚心求教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也给这些大知识分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大学者姚雪垠就把她作为原型写进了自己的短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
在这些人的教导下,舒赛的水平越来越高。1938年11月,舒赛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干部。
1939年,她赴国统区汝南组织业余话剧团和儿童歌舞团进行抗日演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其中有专员夫人这样评价她:我们都是女流,你年纪轻轻就为国效力,为我们妇女争了光。
1940年,她在巡检司任区委委员,一天深夜遭遇日伪军突袭,为了不泄密,她顶着随时可能包围而来的日军的压力,一个人十分冷静的销毁了文件,还带走了4条枪支从容撤退。
眼见舒赛如此能干,组织也开始让其独当一面,让其担任保卫部的秘书,参与创建手枪队。
舒赛虽为一女子,她的身手可是相当了不得。早年练习武术,且枪法十分精准,因此一上任后,她就将队员训练的服服贴贴,其编写的是手枪队训练教材更是令人叹服,很快就将手枪队给组织了起来。
在她的带领下,手枪队惩处汉奸叛徒于无形中,不仅吓得汉奸叛徒和恶霸奸商瑟瑟发抖,就连日军也对其忌惮不已。
当然,抗战斗争是十分危险的,即使强悍如舒赛也在1941年5月不慎被捕。
被捕时,舒赛不仅没有丝毫害怕,反而自称姓名为“抗日”,硬刚日寇。日寇被气得七窍生烟,于是拉她到镇上游街。结果,在游街的时候,舒赛又高呼抗日口号,呼吁大家起来反抗。忍无可忍的日寇遂对其毒打,试图以武力逼其低头。可舒赛宁死不屈,甚至还逮着机会跳河自杀。
彻底被气昏头的日寇费了好大劲将其捞出来,然后将其系于船尾,在河水中拖打,对其疯狂报复。
但舒赛直至被折磨到昏迷,也始终未曾松口,最终,在各界的帮助下,日寇只能将其暂时释放。
走出监狱后,舒赛几乎丢了半条命,为了避免日寇对她的迫害,边区领导人陈少敏亲自对其组织请求对舒赛进行转移,可遭到了舒赛的拒绝,她认为自己的身份还未暴露,应该继续留下来从事秘密工作。
这种大无畏精神感动了众人,边区领导也只能含泪同意。
在敌占区,舒赛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她先是争取了在伪县政府的财政科长和委青年会会长,之后又利用他们组建了妇女职业训练班,名为学习家政,实则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紧接着,她又利用合法的身份在当地建立地下交通线,为我军输送食盐药品和纸张等稀缺物品,还动员了不少青年干部投奔根据地。
一直到1941年时,舒赛的成绩是相当突出的,得到了边区领导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