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的一天,重庆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了一张极其熟悉的面孔。只见一个在街边卖菜的菜贩子,竟然很像叶兰英的一位“故人”。为了看清楚,叶兰英壮着胆子上前搭话,询问菜怎么卖?当菜贩子用河南口音说话时,叶兰英心里咯噔一下:是那个刽子手。

叶兰英借口钱没带够,匆匆离开了。回去后,叶兰英马上拨通了军管会公安部二处的电话。情报组侦察员刘文化与叶兰英取得联系后,迅速在事发地点附近布控。此时,完全融入小商小贩生活的“菜贩”完全没有注意到,他已经被全方位“盯住”了。



3月22日,重庆18分局下令,对“菜贩”进行抓捕。考虑到对方可能有枪,分局领导作出指示,调集优秀干警执行此次抓捕任务。由于公安准备充分,直接将“菜贩”捉拿归案。只见“菜贩”还在大喊冤枉,问他叫什么?他说:“我叫徐天德。”随后,侦察员在他身上搜到了一张“国民身份证”,上面确实写着“徐天德”。

侦察员询问叶兰英,你确定吗?叶兰英斩钉截铁地回答:“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他。”之后,侦察员找来了8位相关人士,前来指证,结果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此‘菜贩’是渣滓洞看守所看守长——徐贵林。”原来,叶兰英之前就是从渣滓洞逃出来的。

重庆解放前,修建了各种各样的监狱,对外称看守所。其中有四个是最出名的,分别是“白公馆、渣滓洞、新世界、望龙门”。这四个中又推“白公馆和渣滓洞”为重中之重。由此不难看出,徐贵林是多么毒辣,才能被选中当这个“头目”。



1919年,徐贵林出生在河南安阳。1939年,徐贵林参加了国民党军,从班长做起,凭着狠辣的手段,最后当上了渣滓洞的“头”。徐贵林没啥本事,只是身高体壮,犹如一头黑熊一般。在狱中,徐贵林每天都要打人。据悉,他的一巴掌下去,“犯人”的脸都会被扇变形。

当然,徐贵林最擅长的是“折磨人”,每次遇到恶劣天气,他都让看守给“犯人”上枷锁,然后绑在柱子上。不少被抓的地下党,都被他霍霍死了。

重庆解放前夕,深知自己罪孽深重的徐贵林,想到了上华蓥山打游击,结果华蓥山早被解放军占领了。于是,徐贵林又投奔了胡宗南的76军80师,没过多久,师部就被包围了。当时,解放军处理俘虏的方式很简单,不愿意留下的,直接就放走了。



徐贵林发现,他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隐姓埋名。徐贵林藏在了他岳父家,过上了卖菜的日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徐贵林还是被逮捕了。1950年5月16日,重庆军委会副主任张霖之,在公安部对徐贵林“拟请批准执行枪决”的报告上批示:杀!2天后,警备司令部召开了群众大会,徐贵林如过街老鼠一般,在群众的叫骂声中,被押上了刑台。随着一声枪响,徐贵林死了!那些被他杀害的英魂的在天之灵,得到了安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