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的物理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在初三学生小园家中,一位身着制服的民警正端坐在书桌前,埋头钻研物理题,小园在一旁崇拜地望着这位“警察哥哥”。

“警察哥哥”叫陈梁顺,是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责任区警务队队长,也是“警察哥哥姐姐听你说”社区少年服务队的带头人。去年9月以来,陈梁顺因获评“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而让大众熟识。今年春节,陈梁顺更因受邀赴现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而走进全国千家万户的电视画面中。


陈梁顺初入大众视野,源于 “网瘾少年”小桂的中考逆袭。2020年,陈梁顺通过1个月内50余次上门走访,不仅打开了绝食50余小时的少年的房门,也叩开了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小桂的心门。如今,小桂已顺利考上大学,正朝着自己的梦想奔跑,而陈梁顺帮扶青少年的脚步也并未停下。


陈梁顺与小园的相识源自一起110警情,报警人是小园的妈妈王女士。事发当晚,小园因妈妈的购书承诺一拖再拖而情绪爆发,将她关在门外。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下的王女士突然情绪失控,不仅将房门砸出了洞,还想通过报警让警察来“吓一吓”孩子。接警民警见此情况,立即想到了所里的青少年问题专家陈梁顺。当晚,王女士就来派出所找陈梁顺,诉说了对小园的诸多无奈。原来,小园身处一个离异家庭,但负有监护责任的爸爸陈先生却始终以孩子读书近为借口,将小园留在王女士身边。正值叛逆期的小园又遇到单亲环境,生活中与王女士时常发生争吵,这次“买书”彻底点燃了情绪。

得知这一情况后,陈梁顺先是对王女士进行了一番劝慰。同时,针对小园的抚养问题,陈梁顺联系到陈先生,组织了一场“三所联动”调解会,通过律师的专业角度告知陈先生必须承担的监护责任,并会同调解员一起制定了最利于小园生活和学业的监护方案,即由王女士负责照顾小园的生活,由陈先生承担孩子的部分抚养费用。

在平息了家长间的矛盾后,陈梁顺这才与小园见面。而第一次会面,陈梁顺就把孩子带进了书店,自费买下《鲁迅家书》送给小园。接过书本,小园发现眼前这位警察哥哥特别有亲和力、值得信任,愿意向他打开心扉。在随后的日子里,陈梁顺和小园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有时候陈梁顺会上门“家访”,有时候两人会约在派出所,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从一起去参加心理咨询,到如何平衡学习和游戏时间,甚至是探讨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购买新自行车,陈梁顺始终陪伴着小园。

在陈梁顺的帮助下,小园逐渐变得开朗自信,与妈妈的关系也不再剑拔弩张。为感谢陈警官,小园还自己作词作曲,原创了一首歌曲《像星星那样》送给他,将感激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守护他人的梦想,我认为这是件很伟大的事。”


“帮扶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2022年,九支名为“警察哥哥姐姐听你说”社区少年服务队的队伍组建起来,吸纳了112名拥有心理咨询、法律、教育等专业背景的民警、辅警队员。截至目前,服务队已向300多个家庭传授沟通技巧,提供成长建议1500余条,收到家长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和感谢电话250余件。今年初,广中路派出所的社区少年服务队队员在接处110警情时发现,辖区居民马先生与14岁的女儿小马因长期积累的矛盾爆发导致争吵,其间小马甚至拿起美工刀扬言要伤害父亲。矛盾暂时平息后,服务队队员立即介入,在了解到马先生日常与孩子沟通时容易简单粗暴后,制定“亲情修复方案”,组织父女俩多次参加亲子活动,培养共同兴趣爱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介入,父女关系显著改善,交流也变得更加顺畅,家庭氛围日趋和谐。


目前,全市350多家地区派出所悉数建立了社区少年服务队,有1900余名民警参与其中,形成覆盖全市的关爱帮扶网络。而随着相关的事例被媒体报道,更多的社会力量也加入了进来,社区少年服务队2.0版本应运而生。如今,小桂也成为志愿者,以“过来人”身份协助陈梁顺帮扶其他青少年,从青少年问题的题中人转型成为破题人。陈梁顺在工作手册的扉页上写下:“真正的拯救,是让被照亮的人成为新的光源。”

4月下旬,捷报再次传来,陈梁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在上海这座“人民城市”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陈梁顺”加入到守护青少年成长的队伍中。

值班编辑:顾浩淼

2025年劳动节期间本市派出所、交警、出入境服务窗口对外办公时间

上海警方持续推进砺剑2025春季战役行动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月黑风高夜 绝户电鱼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