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三十周年暨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4月26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论坛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和南京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承办,苏州科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和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协办。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武立勋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理工文交叉,发挥工科特色和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未来,南京理工大学愿与各界携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谱写科教兴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处长孙立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三是遵规守纪,持续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孙立军充分肯定了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人才培养与教育研究的突出贡献,希望学院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师生积极申报法学会课题,推荐更多优秀专家学者到法学会兼任学术职务,为我国科技与教育事业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成立于1988年,是科技界、法律界和产业界的战略联盟,是专注于科技法学研究、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始终坚持服务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领域的法学研究、人才培养、法律服务、产业促进、国际合作。”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徐家力说,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二十年来在人才培养、学术成果等方面的贡献,尤其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等前沿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



在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瑛主持,6位专家学者围绕本次论坛主题作了精彩报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原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博士,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陶鑫良,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教授朱雪忠,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宋伟,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骏,江苏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朱宇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在圆桌论坛环节,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徐家力主持,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毛昊,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戚湧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8个分论坛学术研讨议程中,百余位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科技法学的基础法理问题”“人工智能法治与科技伦理”“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数据安全与利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知识产权理论”“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论文工作坊”等主题开展了热烈的学术交流,针对科技法律对于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作用,汇聚各方智慧,针对科学技术法律及政策体系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至关重要性,共同探讨发挥科技法律与政策关键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有力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三十周年与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建院二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深化科技法治建设、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探索。下一步,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牢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担当,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人才培养为根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桥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完善注入更强动能。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通讯员/展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