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中日友好医院出轨多人的肖医生,让大家认识了毕业论文只有61页、研究部分只有20多页的董女士,同时也让协和4+4制度被大家所知。

协和“4+4”是,是指4年非医本科,4年学医就能成为博士,明面上这个是不为人知的针对特殊人才的制度。

但以董女士的案例来看,协和4+4很难不成为特权的路径,很难不被钻空子,可以说是完美的“后门”。



之前丁香园也介绍过这个制度:

根据协和最新招生简章的要求,推免生须来自 37 所国内高水平大学;毕业生申请者需「本科就读于 QS 世界大学排名、Times 世界大学排名或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 100 名的大学, 或 U.S.News 全美排名前 20 名的文理学院」,符合条件的高校共 180 所,包括 13 所中国大学和 167 所国外大学。

尽管面向非医学招生,但并非所有专业学生都有机会。根据协和最新招生简章的要求,3 名推荐人中需要包含 2 名生物医学相关学科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推荐人;提供不少于 40 小时医院 / 社区卫生 / 医生诊所 / 康复医疗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志愿者服务经历;本科学习期间还需要修 ≥25 学分的生物学类课程。

另外还要求了英语成绩,六级不低于515分即可。



是不是特别简单!!只要你进了名单上的某所大学(啊?你没能力考进国内这些大学?但别人家有钱可以送进去国外的大学啊),英语一般,生物学有学分,然后有40小时的医疗机构的志愿服务,再加上3名教授的推荐,你就可以去报名了!

然后复试流程,那个操作空间就更大了,除了笔试,其他都是虚的:

复试采用笔试+迷你多站面试(MMI)+专家面试的形式,重点考察医学预科相关的基础知识、英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复试评分由下述三项内容的得分结果综合评定:

(1)笔试:是我校组织的标准化入学考试,主要考查申请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中,生物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大学基础数理概念占考试内容70%;心理—社会方面基本概念占考试内容15%;阅读理解(重点考察申请人理解、分析、评估、和应用相应理论能力)占考试内容15%。笔试为中英文选择题,共120道。

(2)迷你多站面试(MMI):主要考察申请人语言组织能力(包括中英文)、个性心理特征和学医的适应性。

(3)专家面试:多专家联合面试,了解申请人基本情况、个性心理特征、对医学职业的理解和学医的适应性。

3. 根据复试评分和专家组综合评议后提出的建议拟录取和候补拟录取考生名单,经试点班招生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在招生网站公布。

在董女士被曝光之前,其实也有人质疑过这个制度,不科学,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协和想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但在董女士61页的水货毕业论文被曝光后,这个制度不是科不科学的问题了,而是:特权操控空间太大的问题。完全可以成为特权人士的特殊录取路径。

另外,在网上看到说是协和4+4学生本科大学和专业情况,真假未知,供大家参考:



最后,附上协和4+4招生官网,各位可自行判断:https://mdadmission.pumc.edu.cn/mdweb/site!webOther?id=180101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