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清溪镇横龙村积极探索发展白芨产业,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不断提升闲置土地利用率。以“村干部带头+农户参与”的种植模式,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致富“良方”。
这段时间,横龙小庄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生机盎然,紫红色的白芨花在阳光下绽放,长势喜人。在村民吕达年家的白芨田里,挖掘机正在进行翻土作业。前两天,吕达年家种植三四年的白芨果实已经采摘销售完,为了保障下一期白芨新苗种植,吕达年要将收完白芨的空田翻土,除此之外,还未成熟的白芨地里也要进行除草。从2020年开始,吕达年家开始种植白芨,尽管种植面积不大,但是收入比较可观,去年,她家种的白芨开始产生经济效益。
吕达年介绍说:“苗子一块钱一株,果子它去年的价格大概是二十四块钱一公斤,我们属于小户,两三万块钱一年平均拉下来,那三年的一亩田最起码能达到七八万块钱。”
白芨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药材,近年来,白芨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其种植逐渐成为一种高收益的农业项目。在横龙村,像吕达年一样种植白芨的农户有160户。白芨生长周期长、产量高,所以从育苗、移栽、管护、翻挖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的田间指导。
吕达年说:“就怕生病,叶枯病还有锈斑病,就怕这两种,对白芨有减产。正在长果子的时候,天气一干旱,它水分跟不上,果子结不大,果子结得很小,它就减产了。”
带着村民种植中遇到的问题,横龙村“两委”干部不断摸索,主动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和药商请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白芨种植管理的相关技术。村干部主动上门,察看白芨长势情况,指导村民做好病虫害防控、施肥、除草等工作,确保出好苗、出齐苗、出壮苗。随着收成的逐年向好,村民们种植白芨的热情愈发高涨,对白芨种植产业充满了信心。
清溪镇横龙村党总支副书记唐圣国介绍说:“现在白芨生长处于盛花期,也就是生长比较旺盛的时期,由于雨水多、气温反常,它容易生出白叶枯、纹枯病。行政村和种植大户和药品经销商就针对性建了个群,在群里发布要求打什么药水,效果非常好,到田间指导,安排我们做田间管理,包括打药、施肥。”
目前,清溪镇横龙村已种植白芨600多亩,三年周期的白芨亩均产量达1万斤以上,亩收入达到1.8万元。产品主要销往亳州以及周边的药企。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横龙村也将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下一步发展计划,同时,横龙村不断向周边村辐射,真正把白芨种植培育成百姓致富的重点产业,有效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唐圣国说:“2025年卖苗子初步估计有四百多万元,它是一块钱一株苗。我们横龙行政村种植白芨规模比较大,带动周边就业比较大,效益比较高。我们村委会积极引导和牵头、对接,把线上线下渠道双向打开,双向融合在一起,把荒芜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带动就业务工、创收。”(许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