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旅分中心成功处置并转诊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快速识别、紧急处置和双向转诊,为患者赢得生机。目前,患者已脱离危险,正在康复中。
1
毫厘之间的警觉锁定关键危机
“医生,我不舒服……想要拍片。”全科副主任医师蔡菊英在门诊时碰到了这位瘫坐在椅子上的李师傅,嘴里一直念叨着,手指在胸骨前后反复游移。临床经验丰富的蔡医生立刻捕捉到异常——疑似该患者可能患有心脏疾病,听诊后立马开具心电图作为辅助检查。
2
患者突发危情 医护分秒必争的协同
在等报告过程中,预检护士发现其面色苍白、虚弱无力地瘫倒在沙发上,问而不答,医护人员迅速启动抢救应急预案,呼叫坐诊医生及奉城医院专家黄主任,并联系120急救中心,因患者为“三无”(无身份、无家属、无支付能力)患者,故请示院部总值班后同时呼叫110民警配合。
各科室闻讯立即响应,抢救工作有序展开:为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开通两路静脉通路,同时影像科紧急完成心电图检查,检验科快速检测血糖和血常规,药房携以抢救药物在旁待命。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
3
无缝衔接转诊 力挽狂澜抢救成功
通过110及120急救的配合,迅速将李师傅转运至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经检查,考虑为大面积心肌梗死,大右冠完全闭塞。区中心医院立即启动急诊介入治疗,成功植入一枚支架,术后血流恢复良好,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这场急救不仅展现了社区医生的“侦查能力”——从患者主诉中捕捉心肌梗死征兆,更印证医联体建设的现实价值:通过信息互联建立的“区域急救网”,使基层医院与三级医院形成了无缝衔接的救治链。未来,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优化急救流程,提升诊疗能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报送:沈群(区卫生健康委)
编辑:何海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