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像脱缰的野马,践踏的不仅是规则,还有人心。

云南会泽县23岁的宋赫,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理解这句话。

2024年4月,因“身体原因”,宋赫的机动车驾驶证即将被注销,而所谓的“身体原因”,竟是2016年的一纸从未知晓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书。


更为荒诞的是,把他推向深渊的会泽县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王某,在2017年5月才取得精神卫生执业资格。

除此之外,卫健局的回应也是令人毛骨悚然:

2016年会泽县卫生局下发的筛查文件,明确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确诊率必须达到辖区总人口的4.5‰以上,未完成指标将追究领导责任。

2025年4月14日,在当地卫健部门协调下,宋赫再次到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诊断。

诊断证明书显示,其临床表现为:精神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思维逻辑清晰合理,情感反应适切,明尼苏达和简明精神病等量表测评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为:目前未发现有精神疾病症状。

三刀认为,这荒诞的剧情不仅撕开了基层医疗与行政系统交织的漏洞,更折射出个体在庞大制度机器前的渺小与无力。

在某些硬性考核的压力下,基层医疗机构为了交差,将诊断权异化为完成指标的工具,甚至不惜制造"精神病人"。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场“误诊”直到8年后才浮出水面,若不是车管所的一纸通知,宋赫或许永远活在他人的“疾病叙事”中。

这种滞后性,暴露出的是基层医疗数据管理的混乱:精神疾病患者的动态管理本应定期更新,但宋赫的“康复”或“误诊”却从未触发系统预警。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当数据成为僵化的符号,活生生的人只不过是档案中的一串代码。


其实,类似的案例并非孤例。


这些事件也共同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

当个体试图反抗时,往往需要付出数年时间与高昂成本自证清白。



更值得警惕的是,权力的自我合理化逻辑。

会泽县卫健局在回应中强调“按程序移出管理网络”,却对误诊责任避而不谈;车管所要求宋赫提供“康复证明”、“司法鉴定”,却始终没人追问错误信息的源头。

这种将纠错成本转嫁给个体的做法,本质上是将制度缺陷转化为公民的“原罪”。

在宋赫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青年对驾驶权的争夺,更是对“被定义人生”的反抗。


难以想象,这种系统性压迫的阴影下,到底还笼罩着多少“宋赫”?


而想要破解“被精神病”的困局,远不能止于个案的纠偏。

我们需要做的是打破医疗与行政系统的信息垄断,由第三方机构对争议病例进行独立评估,并将结果同步至交管部门。

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误诊追责机制——当医生王某的资质问题浮出水面时,卫健部门不能仅以“移出名单”草草了事,而应追溯当年的决策链条,让每个环节的责任人付出代价。

当阳光无法穿透权力的阴霾,每一片阴影都可能“吞噬”一个普通人。

宋赫的遭遇警示我们:

制度或许冰冷,但运转它的必须是温热的人性。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微信最近更新规则啦,只有星标这个公众号的读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内容更新。记得:点公众号头像图标—点右上角“...”—点“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更新啦~

欢迎加入我的付费社群,里面有时事热点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公众号写作教学等,费用99元/年,欢迎扫码加入: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谨防失联,可关注下面小号

郑重声明:

文章素材来自官方媒体,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始终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时事的相关评论,无不良舆论引导。

此外,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自媒体创作者很难把控,所以也请大家理性阅读。

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