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子,热起来了。
这个周末,广州开了几个项目,无一例外,都引发了抢房大战。
·珠江天河都荟首推一期房源,吸引超千人抢房,开盘2小时,劲销200套;
·琶洲南保利天奕开放内选,买家冒雨排队抢房,120平千万豪宅,几乎卖光。
周六和粉丝去看天奕,120平,只剩下5栋和2栋2-3楼的低楼层单位。
这些成交量,都是买家杀回楼市,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你看,虽然很多人对市场没信心,但好的地段,搭配好的学铁商,高赠送的产品,还是能够杀出重围的。
广州也不是没有小阳春,而是核心项目入市节点,很多都安排到了五一前后,后续天曜、東山云起等项目的加入,以及土拍释放的积极信号,热度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近期要拍的几宗地,也在最近迎来了多批次开发商的密集考察与深入调研,预定火热。
我们了解到的最新意向情况是:
白云衡器厂地块,10家左右;
嘉禾望岗两宗地块,4家;
番禺融媒体地块,2家。
这说明,在地价调整,容积率调整之后,开发商还是坚定看好后市。
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是有的,但是缺一个价格到位,让人上头的项目。
如无意外,这场土拍,会比开年好看得多。
这批地,虽然没有在阳台率上有所突破,但综合素质在线,包括地段,学铁配置等,容积率普遍也都在3以下,对齐新国标。
随着“好房子”标准的落地,会供应端,引发一场新“革命”,重构市场需求。
具体来看看。
10余家房企关注
今年广州“最火”的一宗地
最火的,是白云衡器厂地块,越秀云悦旁。
从挂牌至今,热度一路飙升,围观,在上投资决策会的企业数量有10家左右:
越秀、中海、中铁置业、保利置业、华发、金茂、建发、绿城、国贸。
不止国央企,还有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广州活跃的开发商,基本都在名单之内。
利润率和安全性,向来都是影响房企拿地意愿的关键因素。
而这两点,在云悦这个项目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项目去年9月底以不到3万/平地价拿地,12月初5.5万/平起首开,仅用4个月就进入清盘阶段,目前未网签只剩33套。
考虑到网签信息的滞后,真实余量会更少。
在云悦快速清盘的鸡血下,开发商对板块的量价还是有信心和看多的。
衡器和云悦两个项目,基本面基本一致。
包括容积率,以及地铁、商业配套等。
不同之处在于:
云悦是超新规,阳台率可以做到25%,且学位明牌,配建的24班小学是培英成员校;
衡器阳台率只有20%,学位未定,但体量更大,能比云悦多做一栋楼。
这两点,不是硬伤。
20%的阳台率,也够用,关键还是看设计,像保利怡璟湾、龙湖央璟颂,也不是超新规,但做了“零飘窗”,得房率也不低,怎么都能秒杀周边次新。
学位现阶段是还没明牌,但隔壁的学校,还是有余量的,云悦只有300户,当然能不能读,最终还得等官宣。
这次衡器厂地块,价格其实比当时云悦还要高,地价涨了1200元/平+,单价也多出了3个亿。
这其实也是好事,地价上涨,也侧面印证了广州的信心。
地缘置换,以及3号线、18号线沿线的上班的族来说,如果之前没买到云悦,这里倒是可以多关注。
不过,虽然目前关注衡器的企业很多,但没到正式报名交钱的那一刻,一切都还变数。
这块地,广州也是鼓励建地下通道直通地铁,大概率是要和地铁打配合的。
仅从可操作性来讲,越秀+广州地铁这对老搭档,拿地的可能性更高。
强概念区+学铁商+低地价
嘉禾望岗也掀桌了
不想在这里硬刚的房企,估计都会选择去嘉禾望岗。
目前保利、越秀、国贸、贝壳,都在看。
039、050地块,都是如此。
这两块地,本就是捆绑出让,想拿039,就必须举牌050地块,不举就是违约,要罚钱。
这个玩法,在当时长隆“超级地块”,以及珠城东绢麻厂地块都出现过,不稀奇,目的就是想让房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
有些朋友应该还记得,去年8月,嘉禾望岗也挂过两宗地,是019和035地块,但最终没卖掉。
这次的039和050地块,位置更核心,地铁上盖,地价也更友好,学位确定性也高。
039地块规划配建的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白云已经明确,要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强概念板块,便宜的地价,再搭配不错的学铁商,不错的居住环境,还是很香的,核心开发商如保利,还是看多的。
月初开会讨论停车新模式,有30多家去了现场。
其客群,其实是比较清晰的。
一是依赖地铁出行人群,嘉禾望岗站的客流,仅次于珠江新城和体育西路站,位列全市第三,2/3/14号线交汇,半小时通勤市中心;
二是本地客户,包括在周边工作生活的,以及新世界“分巢”出来的家庭等。
国贸云上的热销,也证明了嘉禾望岗板块的购买力。
新地块地价更低,又有学位预期,还是新规产品,做刚需-刚改产品,控总价,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这两块地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关键原因:
白云,挺缺货的。
一方面,是地卖得不多。
2023-2024年,一共也就6宗,还包含安置房、共有产权房等在内,这也导致了全新盘的缺位。
你看天河,海珠,荔湾,都是新盘扎堆,互殴到鼻青脸肿,但白云,今年到现在就只出了一个全新项目,设计之都的中建·白云之星,还是由旧改孵化而来的。
往前追溯,是云悦,再往前追溯,是国贸云上。
供应的主力,还是存量项目居多。
另一方面,是房子卖得不少。
2024年,白云新房成交面积高达87.5万平,位列中心区第一,也超过了黄埔。
去化周期也在不断缩短,2024年底,是14.2个月,到了今年3月底,缩短到了13.6个月,卖得比海珠还快。
相比其他区域,白云市场确实是内生,但作为广州第一人口大区,产业也足够强劲,又有大力度的旧改推进,并不缺购买力。
而这次捧出的两宗地,一个足够靠近天河,一个在设计之都,板块能级都比较高,且有学铁商、新规加持,质价比高,面向的不仅是区内客户,还有外区,尤其是地铁沿线。
不光是买家,房企也会用脚投票。
白云很快又要迎来下一个高光时刻。
2家房企围观
番禺广场今年继续卷
融媒体地块,是继好又多(路劲美的隽樾府),中银南(绿城玉海棠)后,番禺广场又一新供应。
目前关注的的企业,有绿城、远东宏信两家。
前者大家都不陌生,后者有金融背景,今年番禺的推介会也参加了。
地块位置,就在基盛万科中央公园以南,番禺电视台以北,也算核心,容积率3.0,和前述两个项目一致。
不过,体量较小,1.5万方左右,玉海棠的1/2,更比不过隽樾府,发挥空间相对有限,但总价会更可控。
和地铁3/18/22号线番禺广场站的距离,算适中,比玉海棠略远,但比隽樾府更近,步行约800米。
从前述两个项目来看,定位普遍是在刚需-刚改区间。
前者在售87-132㎡二至三房,均价约3.7万起,也有4字头的;
后者主打105-138平四房,实用率超110%,吹风价还没出,但参照海珠项目,估计首开会有惊喜。
融媒体地块在定位上,可能很难有所突破,产品大概率还是在140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