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主办的油菜迟播双密双高技术现场观摩会暨促进油料产能提升研讨会在邛崃市召开。作为四川“天府菜油”结构调整示范县,邛崃积极搭建全国性农业科技交流平台,展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为推动全国油料产能提升贡献邛崃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曹永生,农业农村部种业司政策规划处处长何庆学,农业农村部科技司科技规划处副处长杨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局长彭文君,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张德权,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等出席。


会议重点围绕探讨以油菜新品种为核心,配套新技术模式,以期大幅度提升油菜单位面积产油量,引领油菜产业新的绿色革命,助力全国油菜扩面增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发布重大科研成果——耐迟播、耐密植、高产高油多抗新品种“中油杂501”和适期迟播密植高产高油多抗新技术(即“迟播双密双高”技术),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在邛崃260亩示范田创下理论亩产达341.47公斤的优异成绩,为我国油菜增产扩面和食用油安全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专家们表示,加快推动“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在我国油菜主产区应用,预计可年增产菜籽油上百万吨,在推动双低菜籽油替代部分进口大豆油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居民食用油健康水平。


四川作为油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省,川油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邛崃市是四川“天府菜油”结构调整示范县,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府现代种业园,2024年油菜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量1.63万吨。下一步,邛崃将以天府现代种业园为核心引擎,突出提质扩能,构建“品种—品质—品牌”全链条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联动油菜产业全链发展,推动高产优质品种定向研发、机械化生产、油料加工工艺升级。





← 左右滑动查看→

会上,还开展了授牌和揭牌仪式,长江上游油菜育种中心正式在天府现代种业园揭牌,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珍稀营养素生物合成与功能食品研发联合实验室、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获得授牌。


此前,王汉中院士团队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建立油菜育种中心,2025年种植的1.5万份珍贵育种材料即将收获。长江上游油菜育种中心揭牌标志着天府现代种业园在油菜产业创新领域的持续发力。该中心的建立聚合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依托天府现代种业园“一库一院五中心”等功能平台,整合种质资源、科研团队及先进技术,形成了覆盖“种源保护—研发转化—推广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中心将重点选育耐密植、抗倒伏且适应四川生态条件的品种。这不仅提升了长江上游地区油菜育种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可辐射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缓解因气候差异导致的种植瓶颈,为区域性油料自给提供种源保障。


会前,与会人员来到邛崃市固驿街道柏林桥村春祥家庭农场(迟播双密双高技术示范田)及天府现代种业园(长江上游油菜育种中心)观摩,并开展现场交流。

省、成都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行业协会、相关种业企业及油菜种植大户代表,邛崃市领导吕如蓝、张帆、王建涛、李敏等参加。

记者丨王生荣

编辑丨王庆

@邛崃产业人才 | 2025“蓉漂人才日”邛崃市赋能“立园满园”产业人才政策包已送达,速戳→

桑园镇全域导入!邛崃市积极推进“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

媒体关注丨成都日报:政企合力打通出口通道!成都这家白酒企业拿下2000万元海外订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